素材丨《我和我的父辈》精选语文作文素材:经典台词+精选时评

发布于 2021-10-11 18:55

导语

国庆节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许多考生表示看完后可以直接写进作文里,《我和我的父辈》精选语文作文素材来了,快收藏备用吧!

编辑推荐:

收藏丨《长津湖》经典金句+写作时评,中考语文作文素材有了!

看完电影后,你有什么感受?

哪些台词令你印象深刻?

留言区留下你的感受吧!

01
电影简介

该片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单元组成,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

第一个战争题材故事“乘风”刻画了抗战时期冀中骑兵团的一对英雄父子,团长马仁兴和儿子马乘风的故事。既有气势磅礴的动作场面,也有硬汉下的柔情,一句对儿子的“要死,死我后头”,让很多人泪目。关键词“牺牲”,“传承”,“舍小家为大家”。   

第二个故事“诗”,聚焦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章子怡饰演“长征一号”顺利发射背后在“刀尖上起舞”的火药雕刻师。“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就是在天上写诗”,以女性视角,为电影增加一抹温柔。关键词“乐观,奉献,热爱”。   

第三个故事“鸭先知”,父亲是始终把“我们要做,就是做第一只敢下水的鸭子”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的生活强者。通过重回上海弄堂,和邻里再现“中国大陆第一支电视广告的诞生”,讲述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顺应时代潮流开拓进取的故事。关键词“留心生活,敢为人先,锲而不舍”。   

第四个故事“少年行”,讲述了从未来时空旅行到2021的机器人“邢一浩”,邂逅热爱科学的少年,两人互相鼓励勇敢追梦的故事。关键词“创新,坚持,陪伴”。 

这四个故事真的很有顺序性,有人奋力求安定,有人努力求进取,有人敢于创新,而安定进取和创新之后,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足够的底气去展望未来。

以时间为主线,选择四个时间段,四个典型家庭,表达共同主题,家国情怀,时代责任。这四个主题,恰恰拼凑出一部震撼的,振奋人心的中国成长史。

代代传承,才有愈加繁荣昌盛,繁花似锦的中国。没有他们昨日的艰苦付出,就没有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

02
影片关键词
战争年代,保护家园,舍身为国。
建设时期,勇于奉献,无怨无悔。
经济时代,大胆创新,追求卓越。
科技时代,无畏失败,踏浪前行。
03
经典台词

1、什么是“宇宙级的浪漫”?是中国航天人在星辰间写下的“诗”

2、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要做第一只敢于下水的鸭子。

3、他们一人一骑,以戎马卫山河。

4、铮铮铁骨,不惧炮火,只为守护家国。

5、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

6、乘风御敌,为星辰大海写诗,锐意进取,不轻易放弃逐梦。

7、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8、以满身风雨,护万家团圆。

9、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10、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1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12、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13、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

14、家人围桌吃饭,就是团圆的意义。

15、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

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04
经典时评

小人物”“大背景”下的中国好故事

光明日报  傅若清

从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获得成功后,我们发现“小人物、大背景”这样的创作手法是有效的。2020年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同样的创作思路,再次获得观众认可,并且形成了一个国庆节看“我和我的”系列这样的一个观影期待。因此,从2020年底,我们就明确了要延续这个品牌,以小人物、大视角去讲述中国人的大故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次的主题是什么?主创班底怎么搭?《我和我的祖国》适逢祖国70周年生日,我们选择了7个不同年龄层的优秀导演,选取7个不同历史大事件作为背景;《我和我的家乡》是在我们实现全面脱贫的这一年推出,所以选择了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也是最适合表现乡村变化的喜剧方式,由5组优秀的擅长喜剧电影的导演来完成。由此可见,选题的核心是要和时代的主题密切相关,而主创和表现形式则是为主题服务的。那么2021年的主题是什么呢?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下,经历多轮的讨论,并充分研读各类资料后,最终我们确定了“父辈精神传承”这个主题。  
  主题确定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确定各篇章的大历史背景。“父辈精神传承”是一个有纵深、有厚度的主题,怎样将这样一个抽象的主题用观众能理解和喜爱的方式展现出来呢?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长辈,而我们的成长无疑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尤其是我们与父母的亲情是最容易引起共情的。因此,我们决定由“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来承载这个抽象主题,同时又将各个篇章放在我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几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大背景下,就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这四个历史阶段,人物涉及不同职业领域,从而达到人物多元丰富与主题背景宏观高远的有机结合。  
  我们确定了四位优秀的演员担纲导演。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很快投入到创作开发工作中。历史资料中有最好的创作素材。吴京导演从1942年冀中骑兵团马仁兴父子的牺牲史实中找到了创作灵感;章子怡导演在进行火箭助推器的调研中,发现了“火药雕刻师”这样一个名字浪漫却充满危险性的职业,从中生发出一个委婉动人的故事;徐峥导演回到他最熟悉的上海,从中国第一则电视商业广告的诞生入手,将创新精神融入一个发生在上海弄堂的平凡人家里;沈腾导演的故事要讲新时代。新时代是什么?是祖国繁荣富强的现在和面对未来的无限自信。沈腾聪明地找到了建设科技强国这个切入点,赋予“我和我的”系列电影第三部独特的未来感。  
  策划和创作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章子怡导演的篇章,创作之初只有一个大背景:建设时期。先对这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一轮筛选,找到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唐山大地震、东方红卫星发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最初的剧本创意选择了其中一个历史事件作为背景,但在经过多稿剧本讨论后最终还是果断全部推翻从头再来,另起炉灶,选择了东方红卫星发射这个大背景,并落脚到为卫星发射制造火箭助推器的一个普通家庭上。但这是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领域,需要大量的调研。章子怡导演的创作团队为了细节的真实,采访了大量参与当年火箭助推器工作的人员和相关专家,并直接深入到故事发生地去体验生活。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调研,剧本进行了几十轮的调整,力求细节的真实,最终成片的效果也确实很好。我们组织了一场航天系统工作人员和专家的观影,得到了观影人员的充分肯定。还有吴京的《乘风》单元,徐峥的《鸭先知》单元,这两个取材于真实人物和事件的篇章,均在创作阶段就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历史进行了还原,力求以细节的真实使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致敬父辈的奋斗人生

光明日报  陈先义

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到《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系列电影已经创作出三部作品。可以说,这种用集锦式故事形式呈现的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新空间。虽然还要等待市场进一步的检验,但是到目前为止,大众对这种模式不仅是认可的,而且是欢迎的。
汲取前两部的创作经验,《我和我的父辈》在思想主题的表现上又有新的探索。探索主要体现在题材方面,作品从战争的烽火岁月一下子跳跃到当下的普通生活,又跳跃到2050年的科幻世界,观众的思维随着导演的大胆创新跨越时空。从审美的角度分析,这是具有强烈思想性的。
《我和我的父辈》由四个故事汇集而成——《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这部作品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从题材看是散的,但是形散而神聚。创作者从不同的历史视角出发,以家庭关系观察父辈人生这一特殊视角,讲述各个阶层群体为祖国利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从而反映时代变迁下中华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的生生不息、传承弘扬。
第一个单元《乘风》,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冀中骑兵团,为保护群众撤离与日军战斗,塑造了冀中人民共同抗击日寇侵略的军民群像。危难关头,骑兵团的英雄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彰显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青纱帐、大刀队、骑兵等特殊的冀中抗日元素也得到真实、鲜活的表现,给观众带来丰富独特的观赏感受。第二单元《诗》用女性细腻的情感,再现航天工作者的坚韧和温柔。电影中的女儿长大后成为航天员遨游太空,其中如泣如歌的叙述,深深打动了观众,使他们对航天工作者甘于奉献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表示由衷敬意。
如果说前两个故事更多的是英雄叙事的话,那么后两个故事《鸭先知》和《少年行》则主要讲述平凡人的故事。《鸭先知》取材于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诞生背后的故事,写了一个普通人家的父亲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不服输精神。导演一下子把创作笔触伸进了上海的弄堂生活中,以这个弄堂为背景,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求新求变的改革精神,传达改革是适应了时代呼唤的理念。相比来说,《少年行》这部带有极强科幻韵味的作品,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现实的感触,也有对未来的想象。作品以机器人“星一浩”肩负特殊使命从2050年回到2021年,邂逅了怀揣科学梦想的少年小小,两人意外组成一对“临时”父子。在机器人老爸的影响下,少年小小坚定了追求科学梦想的决心,将给当下的青少年群体带来别样的人生启示。
《我和我的父辈》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导演遵循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无论《乘风》中的乘风父子,还是《诗》中的一家人,抑或是《鸭先知》中的那个痴迷创新的父亲,或者是《少年行》中的“临时”父子,这些都是普通人,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代表。为什么这样的故事会受到观众的青睐?因为它一下子拉近了艺术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人看后有一种亲切感。文艺作品的成功不在于表现的题材和人物的大与小,而在于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乘风》中的父子,《诗》中的一家四口都是普通人,这些人物都生活在我们周围,都是我们身边的“这一个”。但正是因为有了千百万个这样具有家国情怀的普通人,国家才在发展中不断强大起来。
文末推荐:
北京中考
北京中考在线(www.zgkao.com)是专注北京中考的门户网站,提供北京中考资讯、北京中考政策解析、中考志愿填报技巧、中考升学规划、历年北京中考试题等服务。
48篇原创内容
参考丨2021中考中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体育丨中考体育如何练?才能力争40分?

公告丨邀初三家长&考生进2022中考交流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