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藏医 | 解读「失眠症」
发布于 2021-10-11 19:05
导语
藏医对失眠症的认识
“晚上必眠,如误睡眠,须必入睡。如体弱者,过多劳累,老年人,醉酒者,心里刺激者,必为入眠。”
《四部医典》
藏医对失眠症有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和独特认识。认为一切疾病的根源均离不开维持生命的三大因素,即龙、赤巴、培根。当饮食、起居不规律或因突发事件的刺激使体内“龙”紊乱,便会引发各类身体疾病或神志异常的病证,如宁龙、索龙病、郁病、癫狂、不寐等疾病。而失眠症,即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导致体内龙和血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
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如长时间阅读、情绪悲伤、过分贯注、饥饿、多夜不眠等不良行为也可刺激引起体内固有龙的激增造成‘龙’失调,形成邪气阻滞而引发。
藏医把失眠分型为龙偏盛型和赤巴型,并针对其临床特点,将治疗的关键点集中在调节三因紊乱上来提高临床疗效。
龙型 | 证见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脉沉而弱,可按压;尿为青色而无杂质及气味,泡沫大消散缓慢;舌红而干燥,舌苔薄。 |
赤巴型 | 证见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烦躁、易怒、头痛、目赤;脉细数;尿色黄而有杂质,气味大,泡沫小消散快;舌红而干燥,舌苔厚腻。 |
藏医治疗指导
藏医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疗法。因此,基于藏医学对失眠症病机认识的基础,目前在临床上藏医治疗失眠主要以调理“龙”紊乱(赤巴型则首先调理“赤巴”)、调和气血的的治疗原则展开,采取口服藏成药配合外治手法进行。
温馨提示:失眠症的治疗,绝不能仅仅依靠安眠和镇静药物,而是需要根据失眠的症状表现、病因和病程等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套既有个别针对性的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防治措施。
藏医调治失眠常用的药物有: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八味沉香丸、十五味沉香丸二十味沉香丸、十一味甘露丸等,需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予以配伍使用。
七十味珍珠丸 | 活血通络、营养神经 |
八味沉香丸丸 | 宁心安神、清心热 |
十五味沉香丸 | 宁心安神、行气活血 |
二十味沉香丸 | 调和气血、安神镇静 |
十一味甘露丸 | 宁心安神、调和气血 |
在服药期间可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差异,针对性地辅以外治疗法予以加强和巩固治疗,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藏医药浴法、煳尔美疗法、秀巴疗法、火灸疗法等藏医外治手法皆对失眠症有极佳的效果。
藏眠康
【成分】肉豆蔻、菖蒲、肉桂、红花、黄连、大黄、西藏杜鹃叶等。
【规格】10g*3包/盒
【保健功效】调和气血、宁心安神、宽胸开郁、逐寒湿、助睡眠。
【适宜人群】失眠多梦、经络瘀堵、寒湿过重等亚健康人群。
【使用方法】将1小袋本产品放入足浴盆,用沸水浸泡五分钟左右,搅拌、溶解,让药粉充分发酵,再加入适量热水把水温调到42度左右,没过脚踝,浸泡20到30分钟后自然晾干即可。
本品采用西藏及尼泊尔珍贵药材,配方源于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蓝琉璃》,通过传统藏药炮制方法和现代工艺科技调配而成。通过挖掘具有安神镇静的纯天然藏药材结合药浴方法,达到平“龙”、安神、镇静、祛寒湿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通过前期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本品以其简便、无创伤、无毒副作用为特点,能明显改善中重度失眠症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有效调理心烦意乱、疲乏无力,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