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前30分钟喝咖啡,会怎样?

发布于 2021-10-11 21:10

早上起床后,用一杯咖啡把自己唤醒。

在困乏不堪的午后,用一杯咖啡打起精神。

约会的时候,在街角的咖啡店浪漫一下……

对爱喝咖啡的人来说,咖啡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不仅可以减肥,还能满足空虚的味蕾。

但是同样每天都喝咖啡,为什么有的人瘦了,有的人却胖了?咖啡真的能减肥吗?

#01

喝咖啡真的能减肥吗?

研究表明:喝一杯黑咖啡,不仅可以抑制食欲,减少摄取食物达1/4,还能增加5%的脂肪燃烧。

咖啡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除了可以提神醒脑外,其含有的活化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促进体内脂肪燃烧。

其次,咖啡中含有一种叫做绿原酸的物质,约占咖啡豆成分9%左右。它是一种调解植物代谢的多酚物质,可以阻碍身体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

还有一位日本研究者花了5年时间,追踪492位无脂肪肝的男性发现,一天喝2.5杯以上咖啡的人,最后患上与肥胖有关脂肪肝的比例较低。

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鞣酸,这种成分能改善消化器官的机能,不仅能护肝还能减脂。

所以说,喝咖啡是能帮助减肥的,但只是辅助,不能指望光靠喝咖啡就能减肥,要不然世界上就没有难减的肥和那么多胖子了。

#02

运动前来杯咖啡

燃脂效率可提高29%

咖啡可以加速脂肪燃烧的速度,但并不意味着坐着喝咖啡就能燃脂。所以想要更好的减肥效果,“咖啡+运动”简直不要太般配。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

图源: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图源: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实验结果表明,摄入咖啡因的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燃烧了更多脂肪!

而且他们的最大脂肪氧化率「MFO」分别在上午增加了10.7%,下午增加了29%。

也就是说,在运动前30分钟喝一杯咖啡,并且选择在下午运动,能够最大程度的消耗脂肪。

#03

咖啡选不对,热量会加倍

以黑咖啡为例,100克的黑咖啡只有2-3大卡的热量,而一般的杯量约为200-250ml,即喝一杯黑咖啡也不会超过10大卡的热量。热量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为了更好的口感,不同制作方式、不同配料的咖啡五花八门,也导致了热量完全不同。

想要减肥,首选美式咖啡(卡路里:1kcal/100g)

美式咖啡就是浓缩咖啡(黑咖啡)+常温水,一杯美式热量不到10大卡。

其次,优选卡布奇诺(卡路里:27kcal/100g)拿铁(卡路里:43kcal/100g)

拿铁的成分是浓缩咖啡+热牛奶。一杯拿铁的热量不到200大卡。

卡布奇诺的成分是浓缩咖啡+牛奶+奶泡,其绵密的口感深受众人喜爱。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热量比拿铁还低,一杯差不多100大卡左右。

对于糖的选择:建议选用赤藓糖醇(卡路里:0kcal/100g),放弃蔗糖(卡路里:400kcal/100g)或者果糖(在肝脏转化为脂肪和尿酸)。

蔗糖和果糖会让体内脂肪堆积越来越多,长期使用不但会肥胖,而且还会有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

赤藓糖醇对于脂肪和血糖,一点影响都没有。而且肠道内的细菌不吃它,我们吃再多的赤藓糖醇也不会腹胀、腹泻。实在是肥胖与慢性病的绝佳甜味剂。

对减肥来说属于危险级的咖啡:摩卡(卡路里:64~472kcal/100g)焦糖玛奇朵(卡路里:64~472kcal/100g)

摩卡咖啡成分是浓缩咖啡+鲜奶油+巧克力,虽然甜美可口,却是一个温柔的致胖陷阱。一杯脱脂摩卡咖啡的热量在250大卡左右。鲜奶油属于高脂肪食品,脂肪的能量很高(卡路里:900kcal/100g)不适合减肥。但是在低碳饮食时,脂肪却是减肥佳品。

焦糖玛奇朵成分是浓缩咖啡+焦糖酱+香草糖浆,寓意“甜蜜的印记”,每一杯玛奇朵都是爱的表达,但千万别被这种“爱”所迷惑,一杯的热量也是250大卡起步。每一杯焦糖玛奇朵都是高糖饮品(卡路里:400kcal/100g),减肥期间,尽量用赤藓糖醇(卡路里:0kcal/100g)代替糖类制作各种甜品。

此外,不要喝“瘦身咖啡”

普通商家只是把一般的咖啡进行了包装,把几元的成本卖到几百元,拿减肥当噱头还算是“良心”商家。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达到减肥的效果,在咖啡中添加了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是一种严禁添加到食品和保健食品中的药物,常见于各类违法的减肥产品,主要作用是抑制食欲,但有很大的副作用,轻则厌食、失眠,重则肝损伤甚至死亡。

虽然咖啡有助于减肥,并不意味着喝得越多越好。

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400毫克咖啡因(大约相当于3~5杯咖啡,每杯150毫升)

如果超出这个量,会因摄入太多咖啡因导致心跳加速、心慌、头晕,严重会有生命危险。

文章数据来源:《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钱江晚报》《百度百科》《新华网》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