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相信谁?
发布于 2021-10-12 02:04
10月11日,定投人生课堂共读塔勒布的《黑天鹅》第11天,今天共读内容的是:第十章 预测之耻。
一、不靠谱的预测
黑天鹅事件是指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可预测的随机性事件,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预测未来,或是说从有限的已知推测无限的未知。
我们生活在极端斯坦的世界,到处充满了随机性和意外性,它总在给我们几个白天鹅后,在我们基于此归纳并进行预测后,却抛出一个黑天鹅,给予我们以沉重的打击。
所以,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有限的知识去预测未来,注定是不靠谱的。
比如,悉尼歌剧院原计划造价700万澳元,计划在1963年年初竣工。最终它的开放晚了10年,虽然规模比原先的设计小,却花费了近1.04亿澳元。
澳大利亚人以为他们建造了一座使他们的天空风景线与众不同的杰出建筑,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建造了一座显示人类在预测、计划和把握对未来的未知知识方面失败的纪念碑。
二、人类自我高估和自大
为什么人类预测非常不靠谱,但还是会不停预测?
首先,我们在自以为拥有的知识方面非常自大。
我们以为我们比实际上知道的多一点,就会离真相更近一点点。其实,我们的知识在增长,我们的疑惑、无知和自负同时也在增长,知识就会受到自信增长的威胁。
人类这种高估自己的能力,心理学家有一个称为“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讲的是一个假想的、美国中部Lake Wobegon小镇,镇上的”女人都很强,男人都长的不错,小孩都在平均水平之上”。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是,大家都最好的水平。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其次,这种自大对预测在内的所有行为的影响。
认知自大对人有双重影响:我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和低估不确定性。我们只需要看看周围人的生活,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与未来有关的决策都受到它的影响。
正因为我们的自大、自以为是,会把我们把知识和思想当作财产,形成条条框框,以至于很难舍弃它们,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的与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自视甚高、自大的人会犯更严重的一种倾向,就是去主动收集各种的信息,然后基于自己的理论和知识模型去做各种假设和预测。
但是,各方面研究已证明信息是有害的。一旦输入的信息越多,就会基于多变量的信息形成越多假设,最终的结论就越糟糕,更不要说预测了。因为看到了更多的其实是随机噪点,但却把它们将其当成了信息。
我们看到的所谓专家就是这类人,即自大而没有能力,虚有其表。他们的思考能力比只使用一个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机好不了多少,直觉妨碍了他们的思考。
三、相信大师而不是专家
专家既然预测不靠谱的,我们避免被他们迷惑,盲目相信他们而成为受害者。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存在伪专家,有些学科的确存在真正的专家。我们如何才能分辨出来?
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在变化而需要知识的领域通常是没有专家的,而不变的领域似乎会有专家。也就是说与未来有关,并且其研究是基于不可重复的过去的行业通常没有专家。
塔勒布也给出了专家和非专家出现的领域,作为我们的依据。
是专家的专家:牲畜检验员、宇航员、飞机试驾员、土壤检验员、国际象棋大师、物理学家、数学家、会计师、谷物检验员、图像分析员、保险分析师,等等。
不是专家的专家:证券经纪商、临床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法官、顾问、人事官员、经济学家、金融预测者、金融学教授、政治科学家、风险专家、国际清算银行员工、个人金融咨询师,等等。
不过更靠谱的做法,不是去相信专家,而是在这个行业找到大师,而是找那些展现长期成功业绩的真正的成功大师,他们的成绩可不是基于未来的预测。
他们是长期践行他们的理念,是一步一步赶出来的,而不是利用他人的脆弱性实现自己的反脆弱,不然也不会取得长期成功的业绩。
所以,大师的话要认真听和践行,专家的话还是算了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