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招聘平台
专注推送全国博士后招聘单位需求信息!
发布于 2021-10-12 13:31
博士后招聘平台
专注推送全国博士后招聘单位需求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双一流A类高校中唯一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作为学校重要的文科性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社会科学特点,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学科特色。为建设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拟向海内外长期招聘各类高水平人才。
学校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每年划拨相当经费用于人才发展,支持人才构建顶尖科研平台。
一、学院概况
(一)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66名专职教师,包括23名教授、25名副教授。具有“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省部级以上称号的教师38人次。教师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国内外20多所高校。
(二)学科概况
围绕“电子信息+”学科特色,公共管理学院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和办学体系。现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四川省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新闻与传播(MJC)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四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法学”。
学院重点发展以下5个学科方向:
1.行政管理(数字公共治理):数字政府建设、政府数据治理、区域合作治理、应急管理
2.公共政策:政策过程、公共决策、数字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土地政策、社会政策
3.城乡社会治理: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治理、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4.网络空间治理:人工智能与算法治理、跨境数据流动、网络安全治理、个人信息保护
5.数字传播:计算传播、数字人文、信息传播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跨喜马拉雅地区传播
(三)科研平台
1.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
2.省市级智库:四川省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智库、成都市城市管理智库
3.校级特色研究机构等科研平台:智慧治理研究院、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西非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数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4.省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智慧城市管理实验室、电子政务可视化再现实验室、信息分析与咨询实验室
一、招聘学科及方向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治学、应用经济学、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新闻传播、国际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岗位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博士学位。
一、岗位待遇
1.年薪9-15万元/年;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年薪18-50万元;
2.博士后公寓(免租金);
3.日常学术经费1万元/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配套资助20%;
4.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
5.学术成果享受学校成果奖励政策;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政策,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择校政策;
6.在站期间可以申请职称评审(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头衔);
7.优秀者可申请学校教职。
二、培训与提升
学校、学院为高水平人才和青年教师提供多项提升项目与科研支持,具体包括:
1.学校提供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接力行动人才计划,校百人计划;
2.优秀青年教师国际名校、名师访学: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外名校进行6-24个月交流访问;
3.电子科技大学名师课程、名家讲坛校外短期教授项目:支持青年教师邀请国内外名师、专家学者来校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4.青年教师短期海外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培训和学术交流;
5.英语培训: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级英语培训”;
学术会议经费支持:学院、学校为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提供一定额度的经费资助。
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近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的科研项目和荣获奖励等)和相关证明材料。2022年春季简历,请于2022年3月15日之前发送邮箱;2022年秋季简历,请于2022年9月15日之前发送邮箱。
联系人:张老师,彭老师
电话:028—61831865,028—61831867
邮箱:gongguanzhaopin@uestc.edu.cn;bshjob@126.com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和首发媒介。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请联系xc1127029579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