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你到底在恐惧什么?
发布于 2021-10-12 13:29
恐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推动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老人们就经常说,知道怕就是个好事,知道怕才会去好好努力。
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是一种更加正常的心理现象。
不可知的未来,很多时候会被想像成十分可怕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很努力去未雨绸缪的原因。
按照这种理论,军人对退役的恐惧似乎是大可不必的。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17807585801.jpg)
一方面,退役之后的未来其实是可知的,《兵役法》明确规定,退役军人将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优待。专门出台的《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法》,对退役军人如何安置,能享受哪些福利和优待,也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不可知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军人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比较优秀的分子,原本就是从适龄青年中挑选出来的,又是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训练培养的,从身体素质到思想素质再到综合能力,比起没经受过培养锻炼的人,不管怎么都应该是比较好的,实在也没有理由恐惧和焦虑。
那么,军官对退役安置或者说退役后生活的恐惧,到底来自哪里呢?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1684544880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0146336801.png)
军事领域的快速变革,使官兵对职业生涯没有安全感
军事领域是对抗最激烈,也是变化最激烈的一个领域,军事变革和军队改革,伴随着部队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老兵虽然是慢慢消失,可是军队的改革却往往是翻天覆地的,每次改革过程中,都伴随着很多岗位的失去、很多积累的清零,并且是越有军队特色的岗位和专业,受到的冲击越大。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5423916801.jpg)
对比一下,农民种田,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种的东西虽然一直有变化,但这种变化无疑是缓慢进行的,并且往往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原有的技术储备基本上都能继续使用。
工人上班,虽然也曾经有过90年低初大规模的下岗潮,但只是工厂倒闭了,一些岗位没有了,该怎么干还是存在的,还是可以在新的工厂找到工作,继续自己的事业的。
再看军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部队,曾经统治过整个战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原本为车战而准备的造车、修车、用车的人员和技术,立马被抛到九霄云外,并且直到现在也没有再被捡回来。
还有曾经不可一世的弓兵、骑兵、帆船兵等,在新的战争形态面前,也很快就被淘汰了。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1034900801.jpg)
战争永远都不可能重复,作战准备却永远都在重复,这就意味着很多军人实际上一直在准备着注定要被淘汰、并可能永远也用不上的军事技能,至于什么时候被淘汰,什么时候被迫退役,不是通过努力或者选择就能实现或者避免的。
史无前例的军改,七大军区的撤销,众多院校、机关和部队的撤编整编,很多原本很有前途的工作和岗位突然就没有了,事前没有预兆、事后没有补救,所有的变化只能由刚好碰到这个事的人硬扛,自然就会怕怕了。
军地发展的过分隔绝,在回归之路上设置了无数障碍
一入候门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军事工作的特殊性和军队生活的保密性,规定了很多军事工作岗位和军事技能具有与众不同的要求,有的甚至只有军队才能使用。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19509367801.jpg)
新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或者说中国历代建国的普遍规律,决定了以军事斗争引领和保障其他斗争,以军事工作来支撑和支持其他工作,军队办社会、军队化身为社会,是建国后体制改革发展的普遍现象。
阶段转换过程中,军地双轨制的存在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当军队处于强势地位时,双轨制的存在,使得军人回归地方有一种荣归的感觉,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岗位安置,乃至于复员工作,都能得到应有的优待和保障。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军队越来越趋于弱势,双轨制的存在,也越来越让军人回归地方有一种爬坡的感觉,原有的证件不能用了,辛辛苦苦考取的证书不受承认了,血汗拼博的经历被归零了,一无所有的空虚感,自然会让军人觉得万分的恐惧。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198776058009.jpg)
军方和相关机构的淡漠,让官兵遇到困难时充满无助感
不要欺负我们娘家没人,是很久以前一些官兵的口头禅,其目的在于证明自己单位的地位重要,以及单位领导的护犊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部队其实是很护犊子的。
记得刚当兵的时候,因为打开水的时候碰了一下隔壁连队的老兵,被骂了一顿。
本连队的老兵看到之后,一边叫着别欺负他娘家没人的话,一边勇敢地冲了上去,把新兵护了回来。回来之后,自己再去好好批评。
不知从何时起,这种“不优良传统”不再继承和发扬了,一些单位和领导听说下属出了什么事,第一个反应是赶紧切割,我不知道、别找我、跟我没关系“否定三连”,甚至还费尽心思想着要官兵出来顶缸、背锅。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1965249801.jpg)
另一方面,部队对所属官兵的责任似乎也越来越回缩了,从类似钢七连一样的自建连以来的所有官兵,回缩到现在在连队的官兵;
从“入了七连的门,就是七连的人”,回缩到“只在在七连的门内,才是七连的人”。
于是乎,原本应该由组织上关心、照顾和完成的工作,自然或者不自然地压到了官兵和军人家庭的肩膀上,直到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并不害怕牺牲,我们害怕的是白白牺牲。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并不害怕退役,我们害怕的是一无所有地退役。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348956480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18293389801.png)
退休金标准,详解!!
新政策基数,公开!
又有新难题?!
10,14,16,18,34+2…?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