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发布于 2021-10-12 16:01
每年在贵族幼儿园花费数万,辅导班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即使是最“佛系”的家长也会教学龄前的孩子学一定数量的汉字,会简单算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年级的时候跟上学习进度,并从一开始就占据优势,以后的学习生活会更顺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东妈妈听其他家长说,孩子们应该在上学年龄前学会认字,否则,当孩子们上一年级时,他们的成绩就会被抛在后面。这让小东妈妈有些担心,于是开始让小东认字、写字。让小东妈自豪的是,小东在一年内学会了500个汉字,汉字也写很像样。
到幼儿园结束时,小东已经学了2000个字,这让小东妈妈很是骄傲。
到了一年级以后,几乎每天回家都会告诉妈妈,老师教得太简单了,觉得上课很无聊,不管是小考还是正式考试,小东都能拿到100分,被家里的亲朋好友誉为神童。但老师们经常反映孩子课堂不专心。妈妈曾经认为,只要孩子理解了,上课就算不认真听讲,也没关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当小东上二年级时,情况急转直下。小东学习很是吃力,成绩开始走下坡路,小东突然从优等生变成了普通学生,孩子也渐渐变得内向,到了三年级,孩子们甚至会有厌学的情绪,经常告诉妈妈他不想上学了。这让小东妈妈很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吗?还是孩子天生愚蠢?妈妈甚至怀疑老师不喜欢小东,所以导致了孩子的成绩下降。
01、什么原因引起,学习成绩的下降
有研究统计显示,在初入小学的时候,那些提前认识很多字的孩子会比没有提前认字的孩子更优秀,但是到了小学二年级,这种早认字的孩子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他们会学校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到了三年级以后,这种孩子的表现甚至更差。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年级易开小差由于一年级学的汉字大多是学龄前就已经学会的,老师们讲的汉字也都认识,而且在一年级时也很容易得满分,这让部分孩子通常更容易开小差、上课分神。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对学习就非常不利了。
到了二年级的孩子们就觉得学习其实很简单,所以会不重视,高傲自大。一旦遇到一旦挫折,内心就会受到创伤,很容易气馁。而到了三年的时候,由于一二年级的基础没有打好,所以学起来就更加的费力了,最终导致厌学的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
02、超前认字对孩子的危害
6岁以下的幼儿还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在这之前让他们去认字,孩子们是没有办法理解汉字的意思,只能是强迫着自己去记住汉字的形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智力损害
正如饮食不当会导致消化不良一样,长期被动吸收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还会因为孩子的左右大脑发育不全而迫使孩子记忆,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优势,但在长时间内,智力会下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摧毁儿童的创造力
让一个孩子过早的识字,孩子的大脑会因长期被动的学习而变成一个信息储存容器,也会阻碍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因为信息是幼儿无法消化的。由于阅读占了大部分时间,而孩子们缺乏玩耍和学习的时间,他们的思维也逐渐固化,使他们不喜欢思考,没有创造的欲望,对学习不感兴趣。孩子就像果树,成熟都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太刻意,无疑是拔苗助长,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第三:阻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现在,绘本已经成为许多父母一起阅读的最佳方式。但是,仍有很多家长不能从这种误解中跳出来,拿着书,用手指,给孩子们读一个字,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上,而不是图片上,也不是故事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此,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已经完全失去了价值。提倡父母引导孩子阅读书籍,是因为书里面的图片是最直观形象的表达,它能让孩子们看到一幅让孩子想起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图片,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故事的轮廓,然后由妈妈讲述,让孩子们很快记住故事。
第四:影响孩子的语言功能
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强的社会性,尤其是语言功能,更是如此。社会性也就是说要相互交流,自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例如,即使我们不打算有意识地教孩子说话,孩子在与父母和亲属的交流中也会很快学会语言,而且,孩子们会不断尝试用他们所学的一个词与人交流。这种信息越多,孩子的语言发展越快。
结语:
学龄前儿童,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培养阅读兴趣,创新的好习惯上,家长应该扮演最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把孩子扔进幼儿园给老师,对老师的期望太高,这种做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培养孩子学习的乐趣,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