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五项机制 抓实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发布于 2021-10-12 16:10
节约能源资源,公共机构先行。
全省共有党政机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及其他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各类公共机构2.32万余家。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用能总量104万吨标准煤、占全省用能总量的4%,用水总量2.33亿吨、占全省用水总量的2%。
作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责任部门,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国管局工作要求,主动作为,坚持以能源资源降耗增效为目标,通过健全完善统计核算、示范创建、项目支撑、宣传动员、考核评价等五项机制,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
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0.96%、22.29%、15.08%;全省公共机构能耗总量、水耗总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9%、22.91%;同时,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原煤消耗量同比2019年下降了31.34%
健全统计核算机制 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管理要求,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统计核算,提高能耗数据的统计质量和效率,为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资源消费定额管理奠定基础。
全面推广使用我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全省公共机构信息名录库,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110家省直单位、23197个公共机构纳入能耗统计并实现了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基本实现了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
建立了一支能耗信息统计员队伍,全省(含中央驻湘单位)共有能耗信息统计员260余人;“十三五”时期,组织专业人员分批次到省直单位和各市州开展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填报、统计、审核等培训,全省共培训137批次,培训业务骨干12800余人次,为能耗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采取以会代训、专家辅导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集中会审等,查验水、电、煤、汽、油等能源资源消费缴费凭证,加强对学校、医院、科技文化体育场馆等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统计数据的抽查和审核,确保全省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健全示范创建机制,不断强化管理节能
公共机构量大面广,抓好节能工作,既要全面发动,又要典型带动。健全示范创建机制,不断强化和推动管理节能。
认真开展节能示范单位创建
和能效领跑者遴选
组织全省各级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能效领跑者遴选活动,全省成功创建103家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2家能效领跑者单位,涉及机关、高校、医院、文化场馆、科研院所等多种类型;同时,开展省级、市级创建活动,基本实现了“县县有示范”。协同省水利厅创建122家节水型单位,遴选6家水效领跑者单位。通过示范创建,真正形成了典型带动、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
认真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
分类试点
与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机制;出台了《湖南省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开展年度考核,并将省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省直文明单位创建范畴;各市州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全省地级市以上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投放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在公共机构正成为一种风尚。
认真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
出台《节约型机关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发布《节约型机关示范单位评价规范》。
2020年,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全省2498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创建了节约型机关,占全省7697家党政机关总数的32.5%,计划于2022年全省70%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
健全项目支撑机制,不断强化技术节能
聚焦绿色发展,以绿色节能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省财政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补助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通过节能改造项目、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十三五”期间支持全省各级公共机构节能技改项目197个,拨付节能补助资金4800万元,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引领全省公共机构投入节能技术改造资金2.5亿元,开展中央空调、绿色数据中心工程、燃气灶具、供热计量等节能技术改造,实现了10%-30%的节能效益。
◎岳阳市中医院“整体智慧式、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单位建筑面积平均能耗为能源管理基数,融合了管理节能、行为节能、技术节能及自动化控制四大方面,解决了节能量不足而造成合同能源管理不理想的情况,该案例荣获“2019-2020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优秀示范案例”称号。
◎省人防办在办公楼楼顶安装15KW太阳能光伏电站,直接并入院内电网供院内办公使用,晚上路灯的电能由电网直接供给,使用1年7个月以来,发电量22352KWH,供给路灯10600KWH,多余的电能可供其它办公电器使用。
◎郴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办公楼安装了先进的物联网节能节水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手机识别获取用户活动情况,自动控制办公室的空调、照明设备等电器设备,实现了“人走灯关,人来灯亮”,被国管局和科技部列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建成学校智慧管网节水监控系统,运用远程计量、智能监控、人工智能算法等,建立管网水量数据运行模型,对即将发生的水量进行预测,一旦有跑冒滴漏故障,系统将自动报警,建成当年已减少漏水量约12万吨。
健全宣传动员机制 不断强化行为节能
节约能源资源,要靠管理靠技术,更要靠人的习惯养成,通过宣传动员,让行为节能成为人的自觉。将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引领作为着力点,采取多种举措,强化宣传引导,传承优良文化,传播节约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营造了公共机构节能走在前列作示范的良好氛围。
多渠道立体式宣传动员
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中国水周等节能主题系列活动,组织推动各市州、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系列活动,传播生态理念和节约文化,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报纸、电视等线上线下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多方位宣传节能工作,将节能宣传深入到基层,通过宣传推动了绿色文化意识养成。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开展“工业低碳发展”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发展活动,倡导干部职工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源消耗和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开展停开空调、电梯以及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以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式支持节能减排。
引导公共机构带头节能
为保障全省能源平稳运行和可靠供应,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原则,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连续三年印发文件,要求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发挥公共机构示范表率作用,带头节约用电、用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关键公共设施(学校、医院等)和重点企业用电、用气需求,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压实主体责任
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能改造、示范创建、计量统计、监督评价和宣传教育等管理制度体系。
印发《湖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制定《湖南省公共机构节能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湖南省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等20余项法规制度。出台了《党政机关能耗定额》《场馆类能耗定额》两项能耗定额地方标准,《医疗机构能耗定额》《教育类机构能耗定额》两项地方标准正在开展调研编制工作。加强考核评价工作,确保节能目标落实到位。
用好绩效评估手段
组织对2015-2020年省财政拨付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单位开展了绩效评估,掌握其节能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和节能技术改造、技改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建立了节能技改项目信息台账和数据库,形成了综合绩效评价报告,加大补助资金监督管理力度。
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
“节约型机关建设”已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坚持看数据与看工作相统筹,切实考准、考精,体现差异化,不断规范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用好考核评价体系
我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形成了省政府绩效考核、节能技改项目绩效评估、节能工作评价及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创建等有机结合的节能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出台了《湖南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评价标准》,建立了标准规范,促进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
总体来看我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与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做好“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提升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水平。
编辑|肖桃丽
责编|邓乂晏子
审核|徐娜
监制|邓泽军
往期推荐
+
省直国有资产管理更加有章可循
+
公共机构带头节电供保
+
岳阳市七大行动助推节约型机关创建
+
长沙市局打造节能节约“新模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