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博会参展艺术家 毛保增 | 以墨入画,看山水百千姿态

发布于 2021-10-12 17:40



什么样的书画作品画面能够透露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气息?水墨便是其中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毛保增作品(图片/毛保增

 

多数人对于传统水墨作品的理解,还是认为其雅致但和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课题班导师的艺术家毛保增,则是努力的让水墨说话、说明白话、说生活化的话。

 ▲毛保增作品(图片/毛保增

 

所以他的作品命题真切,题材的内容单纯,多是以山水内容为主,且具有现代形式意味和富含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画面透露的气息是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因此,观者一眼即可进入画中,并可在画内边走边赏,虽然画面方寸间,却犹如游历十万大山,八方湖海。

 ▲毛保增作品(图片/毛保增

 

他的作品多半有山亦有水,单纯的山,纯粹的水,他把山和水当成自已,【我是山、水,山、水是我】。山和水的心情、山和水的想法、山和水的……就是他自已的情绪、感觉与认知。这种呈现方式让他的画与【心】找到了直接的联结,这种新诠释也无异于为近代山水绘画注入了新的活水,令人耳目一新。

 ▲毛保增作品(图片/毛保增

 

作为一位青年画家,毛保增在自己的领域颇有建树。他的山水画给人的突出感受是:画中有静看山无影,坐听水无声的宁静祥和之感,亦有唯有气韵不可夺的粗犷野逸之美。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实现了山解水意、水伴山行的和谐之美。这也是源于他的山水画给视觉艺术做了新的诠释,也真正达到了山水画追求的“引人入胜”,“心目相融”的境界。

 ▲毛保增作品(图片/毛保增

 

毛保增的山水画作品能够如此地打动人心,与其对传统山水画有着非常深的的研究和感悟密切相关。在他看来,中国画领域任何的创新与发展都必须要建立在传统之上,不然文化就会丢失,文化丢失了,画面再新颖也无法深入人心。

 ▲毛保增作品(图片/毛保增

 

2021年11月19-22日
毛保增老师的作品将亮相
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美学生活展区(D区)
展位号:D-22

一起来现场感受水墨作品的山水意蕴

和现代人文的气息

 

                                                   

毛保增艺术简介



1972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课题班导师。北京博宝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报》特约评论员。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美术专业。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中国美协高级创作班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画展并获奖。出版多种专辑画册。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协、中国画学会、中华文化基金会等单位收藏。曾任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经营中心专职画家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





艺术交流不仅源于视觉的体验
在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美学生活展区
美学的感动将一触即发
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少量展位正在招募中
期待您的加入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9-22日
展览地点:保利世贸博览馆
展览规模:10000㎡
参展咨询:020-89856004
媒体合作:栾小姐 13631450469

                                       

#更多信息也可添加官方客服微信#


 更多精彩.... 

现   场   一   起   发   现

往期回顾/Previous Articles

《观点 | 当公共艺术的感性邂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性,会发生?》

《观点 | 如何让公共艺术更好的为城市服务?》

《城市艺术季战略合作单位 | B.I.G海珠湾艺术园区》

 ···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侵权联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