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素材】面试高频关键词3:法治

发布于 2021-01-17 12:58

一、相关素材

(一)法治素材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3.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4.“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法者,治之端也。

6.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7.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8.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9.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10.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二)答题素材

 1.背景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

2.表态

(1)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

(2)为什么党内这么多高级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了,但对党纪国法没有敬畏之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执法部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决不能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4)在对外斗争中,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领法治制高点,敢于向破坏者、搅局者说不。

(5)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6)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意义:

(1)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法治建设成果丰硕,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2)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到智慧法院建设,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法治领域改革不断推进。

(3)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必须打造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对策

(1)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要始终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原则,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政治、行动自觉。

(2)要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最强的力量。要深化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联网推行“网上办”“马上办”“跑一次”等便民利民措施,加强诉讼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便捷。

(3)要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着力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善于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群众工作优势、基层基础工作优势、现代科技优势,建立健全源头治理机制、发现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打造联动共治的风险防范化解格局,守护好社会安宁和百姓福祉。

(4)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大格局谋划法治建设举措,以高标准落实法治建设部署,以实作为推动法治建设发展,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二、热点集锦

(一)法治创新

1.离婚冷静期

2.医院安检入法

3.降低刑责年龄

4.反食品浪费法

5.禁止过马路玩手机,不能开空头罚单

三、主题总结

(一)题干主体

法律与道德

法制与舆论

公众法治意识

未成年人保护

   

(二)相关主体

国家

政府

司法队伍

舆论媒体

群众

一起面试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