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 | 坚守初心;汲取榜样力量;让青春在坚守中绽放

发布于 2021-01-17 13:52

最是坚守动人心

来源:人民时评

奔涌向前的历史长河,总有一些沉淀标记来路;时光雕刻的共同记忆,因为一份坚守历久弥新。【诗一样的语言,把主题词“坚守”引出来】

【本段涉及三个关于坚守的典型事例,也很新,很有时代感,建议好好积累下来】每天划船20多公里把邮件送到渔民手中,这是江苏淮安老子山镇邮递员唐真亚20年来的“执拗”;【唐真亚是洪泽县邮政局老子山支局的一名投递员。20多年来,他每天风雨无阻,划船进湖区投递邮件,水陆行程近30万公里,投递报刊和信件100多万份,无一差错,开辟了一条为民服务的水上邮路】把有数百年历史的安顺地戏演下去,这是贵州安顺周官村村民的文化坚守;【安顺地戏,是贵州省安顺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称为戏剧活化石。为了让这一技艺得以传承,安顺周官村村民做了大量工作】“只要能动,我就会一直来守护烈士”,这是安徽歙县汪满田村94岁老党员汪在君的不变承诺;【90多岁高龄的老人汪在君曾参加入过新四军、解放军;复员后选择为战友们守墓,至今已有60载】点亮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未来,这是广西凌云县河洲村念恩小学“轮椅教师”阮文凭的人生追求【阮文凭是广西的一名小学老师,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严重萎缩。从1995年至今,“轮椅教师”阮文凭在这片大山里已坚守了25年。这些年来,他基本上都住在学校里,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他坚守瑶寨,寄情大山;他耕耘讲堂,收获桃李;他拄拐杖跑村庄,坐轮椅上讲台;他用双手撑起桂西北一个小山村里孩子们的蓝天】……选择虽有不同,但是那一份坚守何其相似。他们用执着赋予人生独特的意义,也书写下时代最动人的叙事。【事例之后进行总结,细节有不同,但是其中的精神却是相似的,那就是坚守】

【以下两段重点阐述坚守的意义】

高铁一日千里、技术无远弗届、网络四通八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刷新城市和乡村的面貌,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变革”“创新”“进步”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强调坚守有什么意义?【欲扬先抑的写法,承认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改变,但坚守却依然有其意义】的确,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动不居,但恰恰是那些不变的成分熔铸成时代精神的内核,成为走向未来的财富。比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再比如精忠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这些需要坚守如一、代代相传。【这些重要的精神内核是我们经历大风大浪之后所升华出的,在一次次面临困难时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要一以贯之,薪火相传】

如果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是迈向现代化应有的速度,那么“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则体现了时代变迁的温度,而精神的一脉相承、文化的生生不息更是衡量发展的重要尺度【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道出了在这个时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变革的时代更需要执着坚守。阔步新征程,科学家的坚守,是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中埋头苦干;解放军战士的坚守,是在本职岗位上守土尽责、守土负责;驻村干部的坚守,是把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无数坚守化成巨大动力,推动国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人间世》中那些惊心动魄的“起死回生”,离不开医生们对责任的坚守;《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巧夺天工,离不开修复师对文化的坚守;《舌尖上的中国》中那些引人垂涎的饕餮盛宴,离不开厨师们对味道的坚守。坚守,成就非凡】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坚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少不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日拱一卒的艰辛,或许还会面临牺牲奉献和重重困难【坚守意味着牺牲和付出】不断擦拭自己的坚守和初心,【“擦拭”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一方面承认了坚守和初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消磨,另一方面又点出了重拾这份精神的姿态】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地付出,我们才能在变革时代逐梦前行,成就事业发展的崭新气象。【发出号召】

初心使命贵在坚守

来源:人民时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我们常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一句简洁的话,引出主题,也道出了“谈坚守”的价值。】大大指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心和使命,重在坚守,难在坚守,成在坚守,必须坚守。【写明总论点。“重在、贵在、难在、成在”表达积累起来。】
 
要一以贯之坚守。大大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众所周知,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自动脱党,有的沦为汉奸,有的成为叛徒,最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举例,以党史故事写出“一以贯之”的价值。】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大浪淘沙始见真金。【这句积累,也可以用于谈担当的话题。】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新时代更是如此。【过渡句,从前面的战争年代举例分析转向后面的对策,承上启下,逻辑严密。】赓续光荣传统、走向美好未来,需要党的组织及成员坚持“三个不”:一生信仰不动摇。心之所善,虽死未悔。【源自屈原《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避免走着走着就掉队了、干着干着就蜕变了,努力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既接地气,又生动,积累。】毕生践行不放松。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要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真章,变初心为恒心、视使命如生命,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初心使命的坚守,不能有口无心、有气无力,这两句关于“践行”的论述很精彩。】终生奋斗不懈怠。成功属于永不放弃的人,要幸福就要奋斗。谨记大大“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积累,谦逊但不自卑,自信迈步、斗志昂扬。】的教诲,不懈奋斗、竞相奋斗、团结奋斗、永远奋斗,不断用奋斗建功新时代、描绘新画卷。【大道之行,一以贯之。初心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要一往情深坚守。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真理力量,也有强大人格力量。【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是有机统一的,真理靠人格力量增其光辉,人格靠真理力量把其航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意义上说,党的“人格力量”,就是党的情感力量,映照党的初心和使命。【阐释了人格力量的内涵,回扣分论点。】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就要有“三情”:对国家的深情。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要努力做到“以身许党许国”,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对人民的感情。大大指出:“感情是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度”。只有同“纬度”才能同“温度”。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群众多解操心事烦心事。【为什么党员干部要多出深院、走下高楼,走群众路线?这几句论证正是答案。】对工作的激情。雷锋在日记中曾形象描述:“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火热是激情的燃烧。没有激情,难干事、更难成事。面对新时代、新使命,要把工作当事业做、当学问做、当享受做,以“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昂扬姿态,在状态、有激情地干事创业。【这段从爱国深情、群众感情、工作激情三个层次阐释分析了“以情坚守初心使命”,逻辑上从大到小,论述充分。爱国情怀、群众路线、激情奋斗等话题也可以借鉴迁移。】
 
要一往无前坚守。历尽磨难愈挫愈勇,身处绝地向死而生,是我们党从苦难走向辉煌、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精神密码”。【“不畏艰难、绝地逢生”的话题论证,我们党可以说是最好的例子。】“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推进“四个伟大”,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牢记大大“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的告诫,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努力答好时代考卷。做克难克险的排头兵。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既防事上“畏难”,又防行上“畏险”,敢于接“烫手山芋”,勇于闯新路险关。【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才是真正的“人才尖兵”。】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断将改革进行到底。做大智大勇的搏击者。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对垒智者胜。【有勇有谋的另一种表述,积累。】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既用好大数据,警惕习以为常的“灰犀牛”事件【“灰犀牛”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忽略了的潜在风险和危机。】;又重视小概率,防范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黑天鹅”指极其罕见、出乎意料的小概率事件。】,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做决战决胜的实干家。聚焦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努力创造让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这段也是三个层次,呈现递进式逻辑。“克难克险”重在思想上“破局”,要“想干事”;“大智大勇”是本领上“硬核”,要“能干事”;“决战决胜”是结果上“成功”,要“干成事”。】
 
要一身正气坚守。初心的真谛是“我为人”,使命的要义在“不自我”。【初心使命,归根结底是一颗“公心”。】一如大大指出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因初心而凝聚,因使命而壮大。这其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不忘初心不能有口无心,牢记使命不能有气无力。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不硬难以成气候,一身正气方能万众从。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党执政的中坚力量,需要做到“三方面”:心忠。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信仰坚定。深入学习新思想,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脑子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绝对忠诚”解决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问题,只有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才能避免一盘散沙、四分五裂,才能凝心聚力、创造奇迹。】行正。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情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抱负,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品行践行初心使命。【源自《孟子•尽心上》,意指仰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干实。坚持把初心使命举过头顶,恪守为民造福的天职,严守敬业奉献的本职,谨防不抓落实的失职,坚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当留声机、不做假把式、不搞花架子,说到做到,做就做好,以好作风交出“好作品”,努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关于“形式主义”的几个表达积累下来。】【这段从作风角度来写坚守初心使命,永远保持忠诚、不碰贪腐红线、不搞形式主义。】

始于初心 成于坚守

来源:人民时评

前不久读报,被两位老人的故事深深感动。退休老教师叶连平,退休近三十载仍坚守三尺讲台,为学生义务补课,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蒙古族老人班都,生活在气候干旱、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年逾八十仍坚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护孩子般照料着沙漠中的胡杨。育人、种树,不一样的选择,却有着一样的坚守。【事例开篇,是很常见的开篇方式。这两个事例很小众,但很新颖。当大家都在引用一些老掉牙的事例时,写出不一样的佐证,很能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叶连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一名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退休后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如今91岁高龄的叶连平仍坚守在讲台上,年逾九旬的他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81岁的蒙古族牧人班都, 40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默默守护着3万多亩胡杨林】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扣住中心词进行分析】初心是什么?因职业不同、经历相异,每个人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对于叶连平来说,“学生满堂,桃李遍天下”是他的初心;对于班都来说,“我就想留在这里,这里的胡杨需要我”就是初心。【结合事例分析初心的内涵。从这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举例不要单纯为写而写,关键是要能与主题联系起来。】初心,可以助人坚定信仰,激发奋斗的意志,即便历经艰难仍旧甘之如饴【因为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老英雄张富清在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在和平时期深藏功名、扎根大山,支撑他的正是那份宝贵的初心。【张富清身上,集结了很多种精神,这里的坚守初心只是其中之一。其实在大作文中,不建议在段尾再重新发起一个事例,总结一下前面写的就好】

 

初心是奋斗的“原点”,坚守如同“半径”,唯有二者兼备,才能画好事业之圆、人生之圆【这句表述可以积累下来,是阐述初心与坚守之间关系的】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也拥有高远的目标、美好的愿景,最终却没有抵达目的地。究其原因,要么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要么是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不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自然也就难以品尝到成功的甘泉。【在节奏日益加快,人心日渐浮躁的当下,要做成一件事,必须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事实证明,做任何事情都是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守得住、行得稳,才能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联系当下进行分析】干事创业、为民造福,更需要守初心、担使命。今天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是为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远铭记初心,永远不负使命担当,以用心坚守成就更大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目的,可以了解一下】不久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组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巡回宣讲。这些驻村第一书记离开大城市,毅然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日夜奋战、摸爬滚打,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用奋斗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位驻村第一书记说,每每夜深人静,他时常自问:“我来村里的初衷是什么?我为扶贫做了什么?”这样的省思与叩问,映照着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启示我们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岗位。【大大也说过: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常常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发,对照下当前的行动,纠正自己的行为;要把初心使命牢记终生,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以恒心坚守初心、用执着诠释坚守,坚定信念、勇毅前行,我们定能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攀登人生的新峰峦。【非常漂亮的结尾,是对初心和坚守很好的诠释,建议直接背诵】

从榜样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来源:新华网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日前,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卢永根、张小娟、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一光荣称号的授予,是对他们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模范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必将汇聚起新征程上再出发的磅礴力量。【首段简要介绍事件,表明总论点】

 

翻开他们的感人事迹,一幕幕优秀共产党员的样子便浮现在眼前。与千千万万名共产党员一样,他们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本段承上启下,总说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他们心怀忠诚,行有方向【分论点一】。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把一辈子奉献给了革命老区的“花萼愚公”周永开,到一生学农、爱农、为农,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布衣”院士卢永根,他们穿不讲究,吃不挑剔,却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或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或支持农业教育事业【事例。“从……到……”、“或……或……”这两种事例描述的形式我们见过很多,同学们平时练习的时候不妨多用】他们将对党的忠诚根植于心、融入血液,用坚定的信念履职尽责、造福人民,用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树立起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好样子。【后面是事例的总结,回扣论点。本文每个论点的论证结构都是这样的,后面两段就不细说了。“忠诚印存心,浩然充两间”,忠于党、忠于民、忠于国,我们的行动才有方向,脚下才充满力量!】

 

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分论点二】“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的深情表白;“生如夏花”的抢险英雄李夏,扎根奉献皖南山区,沉在最基层,冲在最前面,将生命定格在服务人民第一线。他们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拼搏、大爱、奉献甚至是生命完美诠释共产党人的无悔初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更是我们坚定如磐的不变初心!】

 

他们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火场英雄”于海俊、扶贫干部张小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坚守艰苦偏远地区,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不惧危险、冲锋在前,执着奉献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赤胆忠魂的少数民族干部加思来提·麻合苏提,一心为党、信念如磐,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经年累月冲锋在大案要案查办第一线,直至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他们以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共产党员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青春回馈社会、生命书写忠诚,他们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树立起“恪尽职守、担当奉献”的好样子。【“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锋秋叶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以身许国,他们矗立起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丰碑!】

 

典型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学习榜样越勤,心灵共鸣就越响;对照楷模越多,行事作风就越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让我们学习榜样、汲取力量,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结尾再次总结,发出呼吁号召。】

让青春在坚守初心中绽放

【标题表述有力量且观点蕴含其中。】

如果向“90后”提问,初心意味着什么?答案肯定多种多样,但都无外乎这样的共同出发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开篇呈现一组设问,既引发读者的思考,又在自问自答中展现文章观点:“青春就是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本文论点的提出方式属开门见山式,表达清晰、旗帜鲜明。】

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同心战疫,青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援鄂“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的“90后”干警不惧风雨、日夜操劳,“90后”志愿者在城乡社区防控中不辞辛苦、发光发热……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青春风采,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定初心,给人以欣慰和激励。“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正如大大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强调的,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为证明观点,本段主要阐述青年人在疫情中的表现。蓝体字是指向观点的议论文字:青春、初心。划线句的四字词语,对称句式可以积累。】

【本段论述青年人在疫情中的担当、磨砺和成长。引用大大的话旨在证明青年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撕掉了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画线句请多念几遍,积累。】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青年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行动者、热忱付出者。越是在为国为民担当中历练,在锤炼初心使命中成长,越能品味到“真理的味道”,触摸到“信仰的真谛”。面对疫情,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党员以义无反顾、救死扶伤的实际行动,擦亮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向党和人民作出了最有力、最坚定的信仰宣誓。正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一名“90后”党员所说的,“最重要的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抗疫洗礼与淬炼的火红青春,会更加坚定地勇立时代潮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青春之美,正是奋斗之美。青年之快乐,正是奉献之快乐。100多年前,李大钊同志热情称赞:“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那个年代的“90后”,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在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中打开了中国的光明前程。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韶华、锤炼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青年一定能跑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谱写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彩篇章。

选自《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9日 04 版)

“快”时代教育需有“慢”坚守

(单行标题,主谓结构,点明主旨:主题 (“快”时代教育)+宾语(“慢”坚守) )
《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哲学家有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引用名言警句,点出主题)时间奔腾不息,教育关乎未来,贵在不吝付出的纯粹和无怨无悔坚守。(点出总论点)
(开头=引用名言+点明主题+总论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过渡段。引用政策,说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2=过渡段)
育人立人,凝心铸魂。(分论点1-对策)教育工作好像栽培“种子”,守候“幼苗”成长,蕴藏着无限挑战与惊喜。(解释说明分论点,以比喻的方式说明教育的目的意义)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100岁了,仍然带博士,并且坚持阅读和写作。有人问潘老长寿的秘诀,他回答说最重要的就是与学生在一起。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更是事业,于漪老师“一辈子”为此孜孜以求,她却自谦:“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举例论证,例举潘懋元和于漪老师两个教师例子,论证分论点“育人立人”)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是传道授业时候高大伟岸的形象,也是陪伴学生成长、育人立人过程中的举止言行,正是这些点滴小事,勾画出教师完整的人格魅力。(因果论证,通过分析教师人格的具体意义,论证分论点“育人立人”)不断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真正把教育之光照进学生心底。(总结)
(3=分论点+解释说明+举例论证+因果论证+总结)

善于学习,锐意进取。(分论点2-对策)“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名言警句)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因果论证,通过分析大学的重要性,论证分论点)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根植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青年的担当作为和进取创新,来自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沉热爱。(道理论证,分析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学习历史)在学习中提升眼界和格局,在时间长河中获得启迪,为有限的人生赋予“恒久的意义”。(总结)

(4=分论点+名言警句+因果论证+道理论证+总结)

坚持创新,主动变革。(分论点3-对策)南开园流行这样一句话:“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瞄准国家需求、追踪世界前沿;“立地”,就是紧贴中国实际、服务社会发展。(道理论证,引用名言论证创新变革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对前沿技术的攻关创新;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明确创新的具体对策,以分号隔开)聚焦战略需求,瞄准学术前沿,夯实基础研究,停下来下足“慢”功夫,努力在创新上出一流成果、攀世界高峰、强中国脊梁。(总结)

(5=分论点+道理论证+具体对策+总结)
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孩子的命运、家庭的未来。(回扣主题)知识经济时代,要甘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慢”事,以慢求稳、以慢求新、以慢求进,促进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对策目的)
(结尾=回扣主题+对策目的)
(文章来源:光明网评)

让青春在坚守初心中绽放

来源:人民时评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为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大大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事业,反复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本次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青年一代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是一篇政论文,针对青年人在本次战疫中的表现进行论证,展示了坚守初心的青春的特有魅力。文章语言很有感染力,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如果向“90后”提问,初心意味着什么?答案肯定多种多样,但都无外乎这样的共同出发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开篇点明主旨:初心就是响应祖国和人民的号召,绽放出青春的芳华。读到这里,很自然的联想到我们刚刚写过的二模——2019年国考地市级大作文: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也是针对青年人的时代责任来写的。这也说明,作文的素材就来源于日常】

【本段主要阐述青年人在本次战疫中的突出表现】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同心战疫,青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援鄂“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的“90后”干警不惧风雨、日夜操劳,“90后”志愿者在城乡社区防控中不辞辛苦、发光发热【这些就是青年人在本次战疫中的缩影,词汇可以积累下】……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青春风采,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定初心,给人以欣慰和激励。“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正如大大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强调的,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在这次全民战疫中,新时代青年没有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心怀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让人不禁感慨,青年人所在,就是高地】

【本段主要阐述青年人通过在本次疫情中的磨练,对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信仰也更坚定,青春的价值也得以彰显】“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青年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行动者、热忱付出者。越是在为国为民担当中历练,在锤炼初心使命中成长,越能品味到“真理的味道”,触摸到“信仰的真谛”。面对疫情,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党员以义无反顾、救死扶伤的实际行动,擦亮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向党和人民作出了最有力、最坚定的信仰宣誓。正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一名“90后”党员所说的,“最重要的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抗疫洗礼与淬炼的火红青春,会更加坚定地勇立时代潮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这次疫情将成为青年人成长中的“试金石”“检验场”,激励着我们奋勇拼搏,不断向前】

青春之美,正是奋斗之美。青年之快乐,正是奉献之快乐。100多年前,李大钊同志热情称赞:“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关于青春与奉献、奋斗的“成品”评价,建议积累】那个年代的“90后”,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在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中打开了中国的光明前程。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韶华、锤炼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青年一定能跑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谱写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彩篇章。【结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进行展望,语言非常有力量】

“星”闻报道要有价值坚守

来源:人民时评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星”闻报道存在着一“热”一“冷”两种现象。【开篇直指问题】对娱乐明星的花边轶事、生活八卦,一炒再炒、热度不减,文字、图片、视频等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甚至还用上了直播、H5等新技术。【一面是娱乐新闻的热热闹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率部队抗洪救灾保护42万人生命财产的“流泪将军”董万瑞、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的任新民相继离世,相关报道却显得冷清不少。【一面是有功之人的冷冷清清】这种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段尾点明,是媒体的价值取向主导了这种现象】

【本段着重论证那些默默无闻的国家元勋、有功之人的重要性,这些人是真正值得重点宣传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他们才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才是真正的璀璨之星【先写出总书记的话,从国家层面强调了这些国家元勋的重要性】但这些“星”往往甘于寂寞、埋头奉献,所从事的领域也不为人熟知,而媒体或报道过少、做表面文章,或用心不够、流于形式,使人们很难了解、无从体味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力量。【分析这些“明星”不被人周知的原因: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媒体宣传不到位的因素】事实证明,只要潜心挖掘、深入报道,他们就会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阐述对策】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成为明星,激发了国民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专题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默默坚守、孜孜以求的伟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很多人敬佩不已【给出相关的例子,说明只要宣传到位、方法得当,即便是默默无闻的人也有几乎被人们所知晓。这些例子都很好,值得积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诗经常用来形容新闻媒体的重大责任】新闻媒体只有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把那些筑梦路上的巨匠大师和无名英雄从幕后推到台前,用他们书写的绚丽篇章去感动社会、去影响社会,使之成为人人景仰和追逐的明星,才不辱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和使命。【最后总结、强调新闻媒体正确的宣传方式,表达可以重点积累一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