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秋冻”最养生

发布于 2021-10-13 06:17

  立冬将至,气温逐渐下降,此时节气候寒热多变,早晚凉,午间热,室内外温差增大,如若保养不当,人体最易患病。而“春捂秋冻,百病难碰”是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的养生谚语,此时适当“秋冻”可顺应天时,而达到养生的需要。但若“秋冻”不当,则徒生病患。因此怎样科学地解释“秋冻”呢?而“秋冻”又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为您介绍一下。


为什么要“秋冻”



“秋冻”是意在强调夏秋季节转换时的养生技巧。是说到了秋天,虽然气温逐渐变凉,但是不要过早添衣加冠。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人体的动态变化要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一致。在四季之中,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壮盛。到了秋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逐渐收敛。因此夏秋交季之时,正是人体阳气始衰,阴气始生的时刻。此时我们要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助阳气的潜藏,故不可过早的“添衣加冠”。也就是说此时节不可“捂”,“捂”则助阳化热,容易罹患老百姓常说的“上火”。用现代的观点可以解释为,到了秋季,适当的“冻一冻”,可以刺激大脑兴奋,使人体代谢加快,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要“秋冻”的原因。



把握“秋冻”的时机和程度



“秋冻”并非整个秋季都可以“冻”,要因时而“冻”。初秋气温初降,此时是“秋冻”的好时机,无需添衣,不妨“冻一冻”。但随着秋雨的到来,“一场秋雨一场寒”,若入深秋,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则不宜“秋冻”。对于“秋冻”所要达到的程度而言,则要达到“凉而不寒”,即自感凉爽而不寒冷为



“秋冻”要因人而异



“秋冻”不仅要因时而“冻”,而且要因人而异,故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于“秋冻”,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量力而行”,那么哪些人不适合“秋冻”呢?。

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寒冷因素可通过诱发血管痉挛,促使易损斑块破裂等机制,导致高血压、心绞痛、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或加重。

②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寒冷因素可引起气道收缩、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导致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③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寒冷因素可导致胃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胃液分泌紊乱,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④糖尿病的患者:寒冷因素可诱发机体的应激反应,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局部血供较差,甚至对冷热刺激不敏感,故在寒冷因素的持续刺激之下可导致血管痉挛,引起糖尿病足的发生或加重。

⑤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寒冷因素可导致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附近肌肉僵硬,加之运动不当,容易引起关节肿痛或错位的发生或加重。

总之,“秋冻”是顺应秋季自然界阳气收敛之性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养生的原则,不可教条、僵化,不能一味地受冻。要因人、因时而异,要把“冻”维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样的“秋冻”才最养生。

END


















专家介绍

张智龙  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反应、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证。

出诊时间地点:

周日上午:天津市河西世泰中西医门诊部   中医科六诊室

周日下午:天津市河西区 滨海医院 三诊室

周二上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针灸科

周二下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特需门诊、儿科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预约电话

27285073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