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节能设计标准中关于“能效比(EER)不低于2.8”>的计算

发布于 2021-01-17 23:24

经常有设计师设计的多联机项目在外审时会被审图老师提“2.8”,有的只是让校核是否满足“2.8”,有的甚至会让出计算书。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该问题本身不难,但是一来很多设计师对计算方法有疑惑,二来缺乏厂家提供的等效管长下的制冷量修正系数的数据,因此经常有设计师找我咨询该问题。

条文解释:

我们在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找到了该条款,在条文解释中也看到了设置该条款的初衷和来龙去脉。虽然也能看出计算方法,但是部分设计师仍会有疑惑:等效管长越长制冷量肯定越小,那功率会不会变大呢?如果冷量和功率都是变量,EER将无法计算。
幸好DB11/687-2015《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4.2.11条款中给出了明确的计算公式,可以供我们参考。

上述公式中“CC”,“P”分别为多联机室外机的名义制冷量和制冷功率,可以从样本中直接查到。那我们仅需计算等效管长,然后查阅厂家资料该等效管长下的制冷量修正系数即可。

一、计算等效长度

等效配管长度可以理解为把冷媒管路中的局部阻力也折合为沿程阻力,即把分歧管和弯头折合为直管。

等效配管长度=实际配管长度+Σ(不同管径下的弯管个数*弯管等效长度)+(分歧管个数*分歧管等效长度

按照上述公式和表格挨个计算稍显麻烦,在估算时可取局部阻力经验系数为1.2,把实际配管长度*1.2即为等效配管长度。
如果计算出的等效长度小于120米(各个厂家数据不同,有些为90米),即可根据厂家提供的等效管长制冷修正图表查得修正系数;
如果计算出的等效长度≥120米,需将室外机至第一分歧管之间的主配管管径放大一个型号,然后再求得“计算等效长度”。主配管管径放大型号后,系统阻力变小,等效长度也会变小。

计算等效长度=主管的等效配管长度×修正系数+第一分歧管后的等效配管长度

举例说明:12HP室外机,等效管长140米,其中室外机在上高差40米。

二、查制冷容量变化率(管长修正系数

计算等效长度带入容量变化率图

计算等效长度L=90m;外机在上高低落差H=40m

X轴为计算等效长度,Y轴为高低落差。分别过L、H做垂线得到交点A。过A点,如图所示制作平行线,制冷量变化率=0.952

注:每个型号室外机的等效管长修正系数(制冷量容量变化率)是不一样的,一般等效管长100米时,制冷容量变化率为5%~15%。
后附几个厂家的等效长度修正系数供大家参考:
海信日立
等效管长90米,室外机在上落差40米时,修正系数为0.855
美的8HP室外机

等效管长90米,室外机在上落差40米时,修正系数为0.93
三星8HP室外机

等效管长90米,室外机在上落差40米时,修正系数为0.89

三、计算冷媒管等效长度下制冷EER

EER=制冷容量变化率*额定制冷量/额定制冷功率=0.952×33.5KW÷8.1kW=3.94>2.8

审图中如遇此类问题建议回复如下:

本项目中最不利空调系统等效管长为120m,查询厂家技术资料可得对应管长下制冷修正系数为0.95,制冷能效比EER=33.5*0.95/8.1=3.93>2.8

另外,设计师在设计多联机项目时,并不需要把每个系统的EER都校核一遍。首先仅需校核等效管长较长且管长衰减较大的个别系统;其次,随着多联机技术的发展,已有部分品牌,例如大金,可实现最大等效管长240m时,全产品EER>2.8,最高可达4.22,因此无需校核,可放心设计。

但是考虑到系统效率及安全性,最好不要卡极限,仍建议将等效管长和高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往期阅读:

<第14期:多联机冷媒管路设计要求中的“宜”>

关于穿梁洞大小和位置的问题,一篇文章让你从青铜到王者!

风管满足耐火极限常见措施

住宅用多联机室外机平台预留尺寸

噪音理论值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对末端选型的影响

为什么VRV室外机不能按额定功率提资?

户式两联供中央空调为何突然火了,该如何选择?

开发商这样装空调最省钱,甚至不花钱!

多联机产品型号中隐藏的秘密!

多联机节能的⑩大秘密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变频技术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厨房专用空调?

看各大品牌如何应对三菱电机20kW单相电室外机!

多管制多联机真的不好么?

家用中央空调室内机带提升泵真的好么?

您的日立!不,您的海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