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习和入门,培训和自学都只是一种途径...

发布于 2021-01-18 06:24

如果你找的培训机构比较负责任,团队和讲师很厉害,那么培训班肯定有用。

当然,如果自学能力强,学习习惯好且有人带你入门,省一笔培训费用和成本也不是不行。

但与此同时,不要指望任何机构,甚至是本科、硕士阶段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咱们涨太多本事。老师教你知识是别人自己学习和积累下来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能让我们变成高手,或者说达到就业水平。

所以,培训只是辅助,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不是救命稻草。

除此之外,还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练习,因为量变才能够引起质变,一定要相信这个道理。无论讲师、助教多厉害,课程有多好,能够被吸收、消化和运用的,才是最终的掌握的能力。

因为这些标准化、流程化的内容,只能帮助我们拥有基本知识体系和方法论。至于咱做得好不好,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其实都看自己的努力程度和付出。

很多时候,设计和开发的培训宣传都有夸张的成分,传达的意思就好像是只要报名学习,就立马能够入职高大上的互联网行业。当然,也不是全错,必须承认每个地方都有上进、勤奋的人。

但很多小伙伴对此就有一个误区了,这些人之所以能学出成果,主要靠的是老师教得好,机构选择好,其实恰恰相反,个人的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敢于、愿意投入精力的人,可能会花10个小时去练习,只要长期坚持,专业能力是不是就比同期的人要强?

而且,从时间上的角度来看,一般机构四个月的时间,远远不够达到入行的水准,而且其中很多时间都在研究软件和工具的操作。实话实说。

如果是想转行从事UI设计,我建议抽出1年,或至少8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是如此。尤其是上班族和社畜,千万不要辞职全职报名学UI。

给大家讲个例子,以前有一位在培训班学UI的哥们跟我发私信,说花了2w多的学费参加完UI培训,然后一直找不到对口的实习,非常焦虑...然后想咨询一下我的经验和看法,是选择转行,还是咬咬牙再坚持洗一下。

我看了一眼作品和产出,除了一些简单的UI界面、ICON之外,还有插画、C4D和动效之类的东西,虽然看似能力很强,但连基础的UI都画不好,何谈锦上添花的附加技能呢?

据了解,他们学习的时候,就是上午讲课,下午练机,软件练得挺熟的,但提到如何做UI这种事情,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想法,更别提什么规范、交互、产品层面的东西了。

其实,不得不说有些机构氛围确实不错,大家都很勤快,但短短几个月,能达到就业水平,一方面需要对作品和产出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执行力。

我告诉他,因为如果练习的量达不到,那么质量和效率很难达标。如果没有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那么以新手的能力和认知,也根本搞不清楚作品质量的好坏。

但求职的时候,作品集的质量即使能力的反馈,也是衡量薪资待遇的首要标准...

所以说,考虑当下就业,就需要额外花时间再打磨、准备一下作品集,同时借此机会练练手,巩固一下基本功,到时候再去就业,可能会稍微稳一些。

现在趁自己没毕业,利用大学生身份跑一跑各个大学的校园招聘专场,可能还有机会...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时间和成本都已经投入了,不如放开手脚再干一波?不然这段经历岂不是成了沉没成本?是不是有点可惜?趁现在冲刺一把,假如实在找不到工作,到时候再想其他对策。

听完我的建议,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冲刺一下,毕竟以前付出那么多时间熬夜作图,这么样就放弃掉,实在是可惜。还不如再花点时间,补足差距,争取校招上岸。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梳理、复习一下以前培训学的知识体系。

不难发现,有很多网课都可以买到比较全面的盗版视频,在知乎、bilibili上也有很多人免费分享相关的知识,所以把这些资源找来重新学一遍,就当是巩固复习吧。

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也建议他根据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尽量做一套笔记出来,不仅能够打造知识体系,也方便日后自己查阅。

虽然之前在培训班做过不少练习,但还需要加强自身设计功底和造型功底。一方面临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原创。

比如,在练习icon、金刚区等图标,如果画不出来,可以多去临摹、借鉴现有产品的方案,然后按照他们的风格重新设计一遍即可。

所以,话说回来,一个界面就那么些空间,每一个图片、文字和空间,应该如何运用,都需要经过仔细思考和分析,然后通过版式和布局来落实下来。

对此,每次他做一个完整的页面之后,我都会跟他掰扯一下设计方案背后的逻辑。比如,首页金刚区为什么放这些功能,产品的架构为什么这么规划,为什么整体的风格要做出这种视觉调性...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是要从产品本身出发,从用户和业务场景出发?把整个逻辑和思维理顺了,最终页面该如何设计,其实就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自然也不是难事。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多东西培训班都讲过,有时候我跟他提及这些概念的时候,他好像有似曾相识的样子。

刚不知道从哪下手,跟我初识这些概念一样。出现这种情况,我也可以理解。因为设计出来的内容,乃至我们的草图都是看的东西,但推敲一个产品和逻辑的阶段,它却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所以,肯定不会有不适。不过,要想有所突破,也必须沉下心去思考,毕竟设计如果仅仅是画图的工作,那就真的成美工了。

先把用户人群、场景、痛点这些要素梳理出来,然后再思考有哪些解决方式,而不同的解决方式的优缺点又是什么....照这样一步步推敲,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呢?

在此,我建议各位可以看看体验设计五要素,通过这个思维和框架,最终的方案长啥样就很清楚了。当然,在思考产品和业务层面的时候,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HMW,5W1H等等,有兴趣的大家自行搜索学习...

就这样又过了大半年,已经积累了多套完整的设计方案,而且思路和表现还算清晰,再加上一些图标、插画和运用设计,可以说作为应届生求职,还算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至于就业,我也建议他不要有太高的期望。但校招还是OK的,大公司去不了,目标定位在那些中型规模,业务稳定的公司也不错,至少能够让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成长就够了...

等到以后能力成长起来,在考虑跳槽也不是不可。

后来,他通过秋招顺利上岸,前不久,得知他已经跳槽去了另一家互联网公司,负责UI和部分简单的交互,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他还特意提到当时我教给他的一些设计思路、流程和分析方法,觉得非常实用。现在,他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和知识体系,对付日常工作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实际上,我认为做 UI设计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很多新手缺乏实战经验,更谈不上培养思路。

如果只是沉浸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不假思索,不从项目入手反过来去理解知识,那么我觉得对知识的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边做一边学,遇到知识点不会的就查,然后赶紧找机会运用到练习当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谈到作品集。我们可以用同理心思维,换位思考,去揣摩一下面试官在想什么,或者说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综上,转行或者入行UI、交互相关工作,仅仅靠培训班是完全不够的。不仅是UI,任何技术行业4个月时间都不够咱们转行或者是拿高薪... 就如前文所述,培训的作用,仅仅是能够帮助到我们少走弯路,快速起步。

任何培训和学习经历,都不能确保100%帮助我拿到高薪Offer。而要想顺利求职,除了机构的学习之外,更加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磨练专业能力,这才是求职上岸需要做的事情。

一个对设计或者开发工作有热情的人,绝对不满足机构和课程的内容,反而会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精益求精追求更高的水平。

也不得不承认,每个培训班也都会有这种人。所以,就跟我们高中一样,同样的班级和师资,有人上重点大学,有人连大学都上不了,其实是一个道理。

同时,我一直建议大家在学习设计、开发或者其他技能的时候,先去试试水,看看适不适合自己。下定决心之后,一定不要100%指望老师和课程,需要花更多时间打磨自己的专业基础和作品集,以便在求职的时候取得一定的优势。

所以,不管是转行,还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都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规划,同时放低姿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在个人成长和生涯规划上存在一些困惑,想通过副业开启第二收入,可以后台留言,或识别下方,添加源哥微信。

我会给你最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如果你不甘平庸,想要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共同成长
请链接:

【副业策划交流群开群宣言】
【视觉设计成长实践群开群宣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