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祺斋 |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卫生法治》序

发布于 2021-10-16 16:16

始于2019年的新冠疫情,作为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已然席卷全球,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不仅给世界各国内部治理的理念、实践与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毋庸置疑,这场疫情对于人类共同体所产生的更为深层与深远的影响,尚需更长的时间才能更充分地呈现出来,并被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这场公共卫生领域的“黑天鹅”事件,任何国家都很难真正独善其身,而须正心诚意地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开放的态度参与建立各种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机制以共同应对,此不啻为一种理性而妥洽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就具体国别区域而言,在此疫情形势下,不断审时度势,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治建设,切实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乃是当下面临的首要任务。诚如论者所言,在当今世界,公共卫生法治建设已构成了一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检讨人类公共卫生法治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学者考察,早在古罗马时代,人类便已有了颇值赞许的公共卫生法治实践,并庶几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法体系。1848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法典,即《公共卫生法案》,标志着人类公共卫生法治开始迈入“法典化时代”。继之,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立法及其实践亦层出叠见,洎乎近世,蔚为可观。同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卫生治理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集体行动亦得到不断加强,并以1851年的《国际卫生公约》之诞生为标志,而日益走上法治化道路。于兹迄今,积沙成塔,形成了较为初步的国际公共卫生法治(合作)体系。
有鉴于此,本书编者依托上外法学院多语种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研究之优势,从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角度,遴择并编译了包括俄罗斯、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摩洛哥、德国、乌拉圭、伊朗、巴西、韩国、波兰、美国、日本、法国、瑞典、斯洛伐克等16国法律学者公开发表的相关代表性论文,结集出版,以期概览式地呈现各国法律人对于这场疫情挑战的智识思考与制度回应,希冀为中国公共卫生法治建设提供有益之借鉴。译文主题颇为丰富,关涉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各个维度,若干法律问题甚或尚未完全进入我们研究与实践的视野。
举起荦荦大端,譬如:人工智能技术对抗新冠病毒的法律规制问题、新冠治疗中的医疗资源分配及患者健康数据隐私保障问题、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处罚体系改革及医疗人员权利保障问题、疫情背景下的儿童监护权争议问题,及防疫过程中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的法律框架设计问题、全球化与疫情挑战下的生态安全之法律保障问题、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公共卫生法律问题、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医疗社会福利制度之改革问题,等等。无疑,对于这些主题的探讨,庶几能较大地拓展与深化我们研究与实践的视野与洞识。倘如是,于愿足矣。
是为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