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讲坛】康健老师“实现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新视角”

发布于 2021-10-16 16:53

10月15日12:45于综合楼401报告厅,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康健围绕“实现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新视角”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研究生辅导员主持,本科及研究生同学踊跃参加。

首先,康健老师以“学术前沿”这一概念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进行举例,指出研究前沿源自于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的特定共性,并提示同学们持续跟踪全球最重要的科研和学术论文,研究分析论文引用的模式和聚类是发现研究前沿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随后,康健老师详细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背景。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普惠化、均等化和优质化。传统的“效率、水平、质量、有效性”等评价视角存在评价模糊或绝对评价化的缺陷,与均等化的“非简单平均”相悖。所以我们应该转换视角,形成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公共价值,以“人人公平享有”为政策目标,以“实现程度”为评价对象,以“过程检测”为特色的新型评价体系。

康健老师对同学们认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提供了详细指导。他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也是阶段目标向远景目标的渐进。康老师提醒同学们要重视公共服务的“价值性”、“过程性”和“目标性”,评价要素要从“公共价值要素”和“政策目标要素”两方面进行探讨。

基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背景和认识的梳理,康健老师展示了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实证分析。他聚焦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实现程度是什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应用与提升程度的建议”这三个问题,结合传统评价视角和传统评价过程、分析主要的评价工具与内涵和运用混合评价结果相似性检验,理清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康健老师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深刻思考与严谨求证,也启发了大家踏实勤勉的学术作风。

最后,康健老师对于今天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他指出:实现程度评价的新视角能够有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与评价。现阶段我国基本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实现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项,需从完善制度、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和提升获得感四个层面采取对策。这些内容为大家深入理解公共服务发掘了新思路,也为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指导。

在问答阶段,学生们就“研究问题如何提出”、“如何选择前沿领域进行研究”等方面问题向康健老师请教。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本次学术讲座在全场热烈地掌声中圆满结束。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

文案:学术部何婷

排版:宣传部杨果

审核:韩壹凡 杜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