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高效管理自己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发布于 2021-10-16 23:18

    由于工作需要,我们同事每天都需要检索、管理、阅读大量的文献(以下的讨论就不局限于医学类文献了,我觉得不管什么学科,管理文献的基本思路是一致,但是仍以医学类文献举例)。在开始介绍主体内容之前,先明确一下用户基本的文献管理“现状”或者说需求:

    我觉得对于许多人来说,产生文献管理需求的时候都是手里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储备了(多数以PDF格式居多)。在收集、积累文献一开始,没有意识到管理文献的需求,也就说没有顶层设计,文献存储不科学、杂乱无章,检索困难,利用困难。

     许多现有的文献管理工具(软件)都有外部文献(或者文摘)导入模块,但是大多数只能做到导入和分类存储,不能很好的提取文献(特别是PDF文献)元数据。也就是说,文献即使导入了,在软件内也很难实现高效的检索。这是目前此类软件共有的软肋(这个问题牵涉的技术很多:有的软件厂商选择直接与学术出版商合作,拉取出版商的数据库后台补全文献的元数据;也有的厂商试图通过文摘数据库,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Pubmed、Biosis、Web of Science、Embase等等,补全文献信息(最常见!);也有的技术实力比较强的,直接识别、抽取文献全文中的数据,也就是标题、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参考文献等等信息)

    文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高效的利用。我见过一些小伙伴即使没有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文献的本地存储也做得“井井有条”——为啥子要打引号呢?因为我觉得他们实际是在追求形式上的满足感:文件夹套文件夹,一层又一层,数量够多时,花在思考“该把这篇文献扔在哪呢?”比阅读文献的时间还长。而且,对于涉及话题较多,维度多,信息量大的文献咋办?你很难把它限定在某一个子类下边——一维的、线性的文件夹式存储会直接限制一篇文献能给你带来的价值,因为你在分类的时候就已经下意识的把它切割、打磨,以便塞到你的分类体系中了。如何尽可能完全地榨取一篇文献的价值才是文献管理的最终目的。

    Readcube。界面优美、功能较全,最重要的是,基础版本是免费的。他们的开发活动很活跃,基本每隔几个月看一下他们的最新版本都会有惊喜。感兴趣的话,下载下来自己研究一下,你会发现他们背后真的花了很多心思。他们不仅在文献管理上做的很不错,也在和出版商的合作上有许多创新(主要在文献支付方式、交互阅读方面)

    Mendeley。之前和readcube一样,是个初创项目,2013年抱到了Elsevier的大腿(当时被骂成open access运动的叛徒),基本的功能是都有的,可以尝试,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亮点。

     Endnote、Reference Manager、Refworks。Endnote大家都知道的,功能最全,最老牌,背靠汤森路透这棵大树,乘凉很容易啊。这三者都是收费的,而且价格“都对得起出身”~

    Zotero。我没有尝试过,只是简略的看过,貌似主要是浏览器插件式的管理方式,对于在线发现、收集文献应该很方便。参照评论区 @魚生臣 和 @chao meng 的意见,后来发现Zotero是有Stand alone的版本的,可以安装在本地使用。

    以上的软件貌似都有一个问题:对中文文献支持很差(除了土豪Endnote做的稍微好一点儿)。当然,如果你基本不读中文文献,无妨。

国内的医学文献王、Notefirst、Noteexpress等等。推荐第一个!基本版免费,各种功能几乎可以用应有尽有来形容,开发也很活跃(其产品经理是个大美女,哈哈~)。虽然叫医学文献王,但是用这个软件管理其他学科的文献也是可行的。另外,国产的还有CNKI的E-learning,也可以尝试尝试,这个软件似乎在知识管理方面着力较多。

    如果你真的想花时间仔细对比一下各个软件之间的区别的话,Wikipedia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开始:Comparison of reference management software

    总之,大的原则是:如果你意识到以后要在“阅读文献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莫不如一开始就对自己需要涉猎的文献进行顶层设计,不要等硬盘里乱成一锅粥了再开始:

    检索阶段,要做到熟悉自己领域常用数据库的检索技巧、数据结构。说的这么复杂,实际就是对数据库文献的元数据、组织形式做到心里有数(例如,文摘数据库一般都会提供标题、作者、期刊、摘要等信息)。实际文献管理软件在管理格式化的文摘(Abstract)方面是强项。直接向软件导入检索结果列表是最为高效的方式!真的需要看全文的话,再去获取全文。

    整理。对于收集到的文摘(文献),勤于整理,绝不积压:有价值的保留,无价值的直接舍弃,对保留的文献建立主题属性、文章属性等等的标签云(Readcube支持此功能)。当然,如果你做到了收集的文摘基本都是来源于数据库的,那么这步就可以省略了:再傻的软件也支持对格式明晰的文摘进行检索,随用随查就行。

    阅读、标注、再利用就不多说了。(Readcube甚至可以对你在PDF内创建的批注进行检索)

    收集文献不要贪大求全,染上囤积癖。对于自己的领域,要清楚核心期刊、核心作者(thought leader)、核心机构,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去收集高质量的文献(这个话题会牵涉文献计量学或科学计量学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对于收集文献、储备领域知识、辨别前沿进展的效率是有提升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