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再次迎来大机会—近期政策解读及推演

发布于 2021-10-17 09:50

近期,央行公布了M1、M2增量,人民币贷款余额,CPI和PPI等一系列的数据,可以说是前三季度最重要的数据了,我昨晚基本没睡,就是研究这些数据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一、经济数据的解读和判断

(一)货币增长和人民币贷款情况

1、广义货币增长8.3%,狭义货币增长3.7%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52亿元。

2、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742亿美元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95.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9.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6.3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0.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14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619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

(二)解读

      结合M1M2数据和人民币贷款情况,加上以上数据表明PPI与CPI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充分说明我早上的判断,现阶段消费严重不足,工业品的上涨无法传导到消费端,生产者因此持观望态度,且社会融资同比下降,低于预期,说明需求不足造成普遍的悲观情绪,也就反应了早上说的M2增速高于M1增速,其实简单点就是长期存款增加高于活期存款增加。

(三)后市展望

      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方向,一是控制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是因为全球疫情造成的供应链混乱造成的,我国还不具有议价权。另一条路就是提振消费,以前的时候我们靠基建来拉动,而我国的基建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且杠杆率较大,存在较大风险,从前三季度的融资来看还存在下行的趋势,那么我们现在讲新基建和高质量发展,又要兼顾内需拉动,其实内需拉动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就业和工资问题,一者是要我国一直强调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带动就业,二者支持新能源、5G、工业母机等行业的创新创造,带动新的就业机会。

      根据我们上午的分析,现在市场的情绪已经到达了低点,那么市场预期国家会采取措施来刺激消费:一是降准进一步改善融资宽松程度;第二支持实体经济创造就业,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

      除了政府刺激,加之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价格传导将会传导到消费端,一般来讲ppi传导到cpi需要半年到一年,现在已经初见端倪,昨天海天味业宣布涨价,估计其他的行业会陆续涨价,所以依然看好消费板块。

(四)结论

      股市国内经济基本面已经到达了最低点,那么下一步无法在恶化的情况下,大家普遍的预期是国家会支持经济,而方向是拉动内需,放缓长期投资。所以在预期推动下主力资金应该会在转折点建仓,也就是说下个月公布经济数据之前,部分资金会抄底股市,直到拐点到来时全面进场,我的判断是这次的上涨会持续上行,但是近期会受到经济景气度不佳和预期客观的影响震荡,震荡之时就是我们建仓的良机。

(五)行业预判

二、央行下步政策方向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判断央行会出台政策拉动内需,要不就是货币政策,要不就是财政政策,果不其然在后面央行便释放了“先贷后借”政策,以下是我们的解读: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周五表示,央行正抓紧推进碳减排工具的设立工作。碳减排工具将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将采取先贷后借的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向央行申请碳减排的资金支持,并公开披露碳减排项目信息。

    这个事件我分析是这样,这个先贷后借是把贷款权下放到金融机构了,相当于由金融机构来决定是否贷款,那么这个就宽松很多了,结合前期限电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清洁能源发电这一块还是很欠缺的,所以这些企业应该是最先受益,特别是一些与金融机构联系密切的企业,比如说哪个银行本来就在企业内有投资基金,那么是不是更加便利呢,经过前期的调整,新能源发电领域经过了一次大洗盘,但是其前途依然不可限量,我半年前就在文章里讲过,新能源你所认为的终点可能仅仅是起点,我们回顾煤电企业的发展史,在工业发展时期其股价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那么新能源发电企业呢?我认为大概率会迎来几年的好时机。

       结论:大大利好现在急需业务扩张的企业,其中光伏和风电继续看好,特别是头部企业依然没问题

      现在我们把目标集中在了光伏和风电领域,而我们通过查询知道光伏和风电成本,光伏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的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风能最有优势的海上风电其成本大大高于光伏,而且光伏成本不断下降,所以我们的下一步分析还是以光伏为主,做为下一步投资标的。以下是光伏发电的分析。

三、光伏发电行业分析

(一)碳中和承诺下的高景气度赛道

1、碳中和承诺下市场容量有望翻番

碳中和催化能源转型,光伏驶向快车道。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 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问题的根 源在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未来能尽快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应重视加快推进清洁能源 的开发和替代。在此背景下,光伏发电将驶向快车道。

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发展。2020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达 130GW,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光伏装机规模及工厂产出受疫情重创出现明显下滑, 新增装机量约 80GW。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 全球光伏市场也将快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 150-170GW。纵观国内市场,2020 年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发展,新增 48.2GW,同比增 幅达 60%。

未来五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实现倍增。为达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 25%左 右的目标,在十四五“碳中和”政策支持下,2021 年国内新增装机预计达 55-65GW,十 四五期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或将在 70-90GW 之间,到 2025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最高可 达 110GW,乐观情况下光伏新增装机较当前水平有望实现倍增。

2、分布式崛起,有望成为光伏增长的第二曲线

从装机总量上来看,集中式光伏大幅领先分布式光伏。2020 年集中式光伏总装机 174.4GW,占总装机的 69%;分布式光伏总装机为 78.3GW,占仅总装机容量的 31%。 从新增装机结构来看,分布式占比逐渐提升。近五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占总装机的 比例呈现下降趋势。2021 年一季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

      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分布式光伏能够就地取能,以分散灵活的巨大优势靠近用电区域 开发,从而作为能源的重要补充。分布式光伏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采用“自发自用,余量 上网”的模式,在用电需求较大、用户电价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分布式光伏。预测未来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将进一步做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光伏产业 的协同发展,

(二)整县光伏与 BIPV 齐飞,分布式光伏星辰大海

1、整县光伏试点超预期落地

      6 月 20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整县(市、区)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开发试点工作, 同时明确指出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50%;学校、医院、 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 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30%;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20%。

      试点推进超预期,两成县区纳入试点项目。在中央政策出台后,多地陆续出台分布式光 伏建设的相关政策。据北极星统计,截至 9 月,已经敲定整县光伏开发的市、县、区已 达 193 个。9 月 13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 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公布了全国整县光伏推进试点县市的最终 名单,最终共有 33 个省份的 676 个县(市、区)被列入光伏整县的试点区域,超过此前 预计的 22 个省份。按照全国约 2853 个县级行政区计算,约有 23.7%的区域列入该次整 县光伏试点。

(三)从 LCOE 拆分看成本变化

      平准化度电成本 LCOE(Levelized Cost of Energy)通常用来衡量光伏发电的整个项目 周期的单位发电成本。根据公式,LCOE 由初始投资、运营成本、产值收益、税费、发 电量等因素决定。

      2010 至 2020 年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 LCOE 持续下降,光伏发电经济性显著提升。相 较于 2010 年的 0.381 美元/kWh,光伏平均 LCOE 已于 2015 年下降至火电平均 LCOE 波 动范围(低于 0.15 美元/kWh),到 2020 年实现 0.057 美元/kWh 的经济性优势,过去十 年降幅约 85.0%,远高于海上风电 48.1%和陆上风电 56.2%的降幅。相较全球,中国光伏 度电成本较低,光伏发电性价比更优,2020 年已实现 0.044 美元/kWh,较 2010 年的 0.305 美元/kWh,降幅高达 85.6%。

        总体来看,随着技术迭代,我国光伏 LCOE 有望进一步下探。据 CPIA 全投资模型测算, 2020 年集中式光伏电站在 1800 小时、1500 小时、1200 小时、1000 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 的 LCOE 分别为 0.2、0.24、0.29、0.35 元/kWh;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在 1800 小时、1500 小时、1200 小时、1000 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 LCOE 分别为 0.17、0.2、0.26、0.31 元/kWh。 随着组件设备的成本压缩,运维能力的加强,集中式及分布式光伏电站 LCOE 预估未来 十年仍呈下降趋势,预计 2021 年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与煤电基准价同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成本优势,不过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维运成本较高,但是结合近期部分地区限电的政策,然后电力调配不能一蹴而就的考虑下,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比较好也见效快的方法,所以我们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进行重点分析。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运营模式如下图

      分布式光伏发电又分为BIPV和BAPV,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

      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指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自身,使建筑自身成为“发电站”的技术。通常以建筑属性为主,发电属性为辅。

      其兼顾美观与功能性,将组件安装在建筑外墙上,可替代传统幕墙,形成光伏幕墙、光伏窗间墙等;与建筑遮阳结合,可形成光伏外窗遮阳、光伏雨篷遮阳、光伏长廊遮阳,以及停车棚、公交站亭、过街天桥、体育场看台等光伏遮阳。

      我国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潜力巨大,有利于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助力碳减排。德邦证券指出,截至目前,已有山东、陕西、福建、广东、江西五省陆续发布组织开展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的文件。由于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工作由政府统筹指导,预计需求较为刚性,且在备案、建设、并网方面予以支持,同时随着试点工作逐步推广,有望带动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发展。

      目前,除隆基股份以外,还有东方日升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已开始抢滩BIPV市场。

      那么我们把BIPV的一些股票分析一下。光伏产业链各领域细分龙头:

【硅料】

龙头股:

      通威股份:硅料领域龙头,布局光伏行业十余年,先后收购了合肥通威和四川永祥,逐步发展为电池、硅料双领域冠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成本优势。

概念股:

      隆基股份:同新特能源签订多晶硅料的合作协议。

      芯能科技:大力优化提高硅片制作工艺,从硅料制成硅锭、再到切片,每道流程严格把控,精细管理。

【硅片】

      龙头股:

 

      中环股份:硅片领域龙头,主打产品区熔单晶硅位居全球第三位,国内市占率超80%,主营单晶硅生产和研发,同时向半导体和新能源方向延伸扩展,三大领域交相辉映。直拉法制作硅片和区熔法制单晶硅的技术领跑行业众多企业。

      隆基股份:公司覆盖了从硅片到电池片和组件再到电站的光伏全流程产业链,硅片更是做到了全球第一,光伏组件也已跃居全球第五位。

概念股:

      TCL科技:同中环股份合作研发大尺寸硅片、组件技术及光伏电站。

      大港股份:旗下公司从事硅片、组件、电池片等多领域研发工作。

      恒星科技;硅片项目年产值100MW。

      多晶硅目前市场形势:寡头集中,头部公司份额高。

【光伏设备】

      迈为股份:据光伏业协会数据统计,迈为的电池网设备市占率在我国已经位居第一。

      晶盛机电:公司制备晶体生长炉,市场份额达到50%,是上游硅片的上游设备,硅片巨头中环是其重要客户。

      捷佳伟创:主营硅电池设备的研发生产,高新技术在国内领先同业水平,产品获得下游厂商认可,通威和隆基都是其客户,市占率达到50%。

      上机数控:主营金刚线切片机的制备,国内市场占有率45%,全球市占率也已达到33%,是切片机设备龙头。

      奥特维:主营光伏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在光伏、锂电池行业。包括硅片分先机、串焊机和激光划片机等光伏设备,十多年持续的研发升级,现在极具竞争力,也达到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组件】

      天合光能:全球前列的光伏组件商,集系统、产品和智慧能源于一体,装机量的增长推动组件的大量需求,和上游企业签订合约规避了硅料涨价风险,技术和渠道多方位整合。主营单晶、多晶组件生产,组件销售额处在全球前三名。

      晶澳科技(SZ002459):公司光伏组件出口市占率提升迅速,2019年海外组件市占率排名第二。

      东方日升(SZ300118):2019年海外组件出货量排名第五。出口量增速提升。

【光伏玻璃】

      福莱特:玻璃制造技术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主营光伏玻璃等多种玻璃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光伏玻璃领域深耕多年,是行业标准的主要设定者。

      信义光能:同福莱特一起掌握了光伏玻璃的半壁江山,产能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增长,双寡头市场格局逐渐成型。

【逆变器】

      固德威(SH688390):目前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智能数据采集器、S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锦浪科技(SZ300763):全球组串式逆变器龙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阳光电源(SZ300274):集中式逆变器龙头,出货量排名第二,是国内优质电站集成方案提供商。

核心龙头:

      隆基股份:在光伏行业深耕多年绝对称得上是光伏龙一,目前的BIPV业务正在积极推广,收购森特布局BIPV市场,作为今后重点业务之一,推进BIPV快速发展,2024年计划在BIPV方面达到百亿规模。接下来主升浪配合半年报有望推动行情发展。

      森特股份:从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领域,隆基即将成为第二大股东。一同携手推动BIPB赛道的发展,具备先发优势,BIPV业务将成为森特发展新方向。是资金博弈的妖股。

      拓日新能:从事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和太阳能产品研发生产。积累了光伏建筑设计的丰富经验,多次选为模范项目。

      明阳智能:在光伏领域已经技术沉淀多年,可规模化生产BIPV 组件,获得国内外的多家企业订单,将投资30亿元用于生产5GW光伏HJT电池及组件。

      东方日升:BIPV屋顶光伏业务已经在美国试销,主营新能源终端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售,世界太阳能领域领跑者。

最后我会在星球里发布一只可能翻倍的大牛股,敬请移步星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