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的守护者:大鹏公共事务中心设计竞赛入围方案【立木设计】

发布于 2021-10-17 13:05

设计解读

隐身的守护者伫立在山前
©立木 
基地位置

©立木 

场地限制条件

©立木

但这是最好的答案么?

可能并不是。

从人的视角看山,12-24米的视线通廊无异于夹缝中的自然,山终究是被挡住了;而在体量和立面上的丰富化处理是否能够消解市民与行政建筑的距离感,也是存疑的。而在实际使用中,各行政单位之间的围墙,势必将城市与山,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割裂。

市民与山的联系,是简单而直觉的,这是我们的动物本能,我们喜欢看山,看山使我们愉快;市民与行政建筑的联系,却是微妙的,这种轻微的距离感不应当被解构和戏谑,更是增一分则压迫感过重,减一分则严肃感缺失的巧妙平衡。

尤其是在公共事务中心中占主体的公安局,对于绝大多数良好市民来说,这是一个“有困难,找警察”的地方,但是在没有困难的时候,可能并不是很愿意亲近。

市民与山的联系,是简单而直觉的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委会

我们认为大鹏公共事务中心应该是一群“隐身的守护者”Invisible guardians,不仅在物理意义上,还是在心理意义上。作为城市与山的最后一道界面,“隐身的守护者”以低调、谦卑地姿态融于自然,为城市望山留出更大的视线通廊。

为城市望山留出更大的视线通廊

©杨鹏程

设计以“隐身的守护者”Invisible guardians为核心理念,建构市民与行政建筑的关联,通过“纯净公正”“无界自然”的建筑形象,树立大鹏新区高效透明的办事作风和城市形象。行政、公安、交警等功能具有天然的距离感,而设计需要建构更加具有亲和力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隐身的守护

©立木

公共领域与公共场所

©立木 

在对公共性的建构上,设计塑造了“公共场所”和“公共领域”两类空间,在行政类“公共场所”上强调服务联通、舒适简明,在“公共领域”上还山与民,融于自然,突出大鹏新区生态+创新+未来的城市气质。

办公类功能呈现出极强的轻盈感和透明性,既满足该类功能的采光需求,也象征着公共事务中心的透明、纯净与公正。档案类功能以金属材料反射自然,既如数据服务器般严谨理性,守护城市安全,又完全融入山景,成为看山廊道的一部分。

架空训练场,减少对自然的扰动

©杨鹏程 

从自然望向公共事务中心

©杨鹏程

理性又节制的建筑语言

©杨鹏程

建筑群

©杨鹏程

总图关系清晰严谨,为真实的行政办公需求预留可能

©立木 

公共事务中心与山

©立木 

消隐于自然

©立木 

行政建筑的威严和庄重不应当被轻易解构,“隐身的守护者”低调但笔直地伫立在那里,与身后的群山融为一体,象征着公正、平等与力量,象征着由人民赋予的权力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们的形体端正、纯净透明,这是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尊严与信任。

隐身的守护者

更好的守护者

项目信息:大鹏公共事务中心设计竞赛入围方案

设计单位:立木 L&M+缔赞

项目经理:郭岚

主持设计:刘津瑞、冯琼、邹明溪

立木团队:管浩廷、李春瑶、李佳妍、刘一鸣、侯晓航

模型摄影:杨鹏程

设计顾问:申鹏

设计时间:2021.04-06

建筑面积:175000㎡

邮箱:info@archrace.com
网址:www.archrace.com
客服微信:arch_race

本文由设计单位投稿并授权archrace发布,图文原始版权属于投稿设计单位所有。

欢迎转发,禁止未经archrace允许以此编辑版本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