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评论20丨【救命文档】模板

发布于 2021-10-17 13:02



我是小天,致力于让你的实务用最短时间在考场拿到高分的老学姐。

 - 往期回顾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河南暴雨中连接起求生桥梁的救命文档,在近期的山西洪灾中,又发挥了它的独有作用。

感动于人们的守望相助之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可能成为今年考试的热门素材的河南暴雨事件中,救命文档是一个很好的考察切入点。

它是一起见微知著的事件,由一个小小的文档,既可以透视民间救援的力量和暖心,又关照着现代科技发展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非常符合新闻评论“以小见大”的落点要求。

具体写评论的话,我们该怎么动笔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和“救命文档”相关的评论会是一则正面的评论。

这是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即便后续评论正文中想要展开批判性的思考,开头所定的基调也会是正面的。

它既展现了守望互助的精神力量,也体现了现代科技的进步意义,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救助方法。这是最基础的价值判断,也是正面评论最基础的步骤:定调。☝️

不过,单纯地唱响对凡人真情的赞颂之歌,在第一次救灾中勉强可用,但在这一现象反复出现后,我们有理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去挖掘背后更多的可评论的深层意涵。

这时候,运用联系的观点,再配合逆向思维方式,将河南暴雨和山西洪灾中救命文档发挥作用的事情放在一起对比考虑,不难意识到,有民间力量补位,就意味着官方体系之中仍有需补足之处。这一以来会找到救命文档反复出现背后所反映的现行空白。

比如在实践中,新华社的评论就找到了这一破题之处,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

“从河南到山西,不断集纳经验的“救命文档”能否让“信息救灾”成为救援的“标配”,使得官方救灾应急响应体系更完善?如何在灾情的“最后一公里”发挥民间救助信息的优势?权威发布与民间救助信息之间如何互联互通?”

对正面的事件提出批判式的思考,并不意味着否定了正面事件的意义。而是要以这种正面的、个体的努力为基点,为社会整体的、制度性的前进提出更高的期盼和要求,本质的导向仍是积极正面的。

这就要大家在评论的时候,善用自己考政治时要背诵的哲学观,把握好短期的解决措施和长期的发展方向间的区别、个体努力和整体力量间的不同要求。



 考新闻实务批改押题班   冲刺班 

=

优惠100元

(可叠加拼团优惠)


 # 往期精华 


作者:小天

责编:维他

     提取码:5jy3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