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孩子们会更多走上运动场吗?

发布于 2021-10-17 15:45

新浪体育 · 深度观察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启新学期。

这些孩子刚刚度过一个人生中课业压力最轻松的暑假。

随着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孩子们减少了书本上的压力,而多了课后兴趣的选择。

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跆拳道等相关课程和教培成了眼下的香饽饽,体育培训行业迎来了一波红利期。

据央视财经的报道数据显示,“双减”发布以来,体育、艺术类教培机构就新增3.3万余家。

已经举办了四年的中国人寿•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于本周五在北京迎来了第五个赛季的秋季赛全国开幕式。

作为青少年体育教培的典型赛事,自2017年开赛以来,NYBO为4-16岁的篮球少年搭建起完备的业余篮球赛事体系。

截至目前,NYBO已累计在28个省市自治区,146个城市及赛区落地,为超过10万名喜爱篮球的青少年提供了赛事服务。

但面对政策的红利和行业的爆发,他们也有着幸福的烦恼。

不仅要面对双减后更多涌向篮球场的孩子,还要确保自己的服务和产品质量不能马虎。

同时,更担心目前相对“低门槛”的体育培训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一锤子买卖,这将对孩子和整个行业造成伤害。

01

总局态度:构建“三大体系“,多部门联动监管

在本次活动期间,新浪体育与国家体育局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周锦瑶,展开了一些关于体育培训行业的探讨。

周副司长表示,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对青少年体育发展作出了一个重要部署,就是要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体育训练、青少年体育竞赛“三大体系”。

三大体系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才能使得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

赛事和培训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三大体系”里面涉及到的两个部分。

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周锦瑶

像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这样的品牌赛事,不仅提供了赛事对培训、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检验,搭建了一个能够吸引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享受体育运动乐趣的平台,激发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同时,NYBO也是一个能够承载着塑造体育文化的品牌,传递社会正能量和提升体育运动水平的载体作用。

一个优秀的品牌赛事,能够培养后备人才,更能在行业内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自7月“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国内已有数十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向体育、美术、音乐等其他类别转型,这其中就包括像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大型培训机构。

而对于如入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体育教培企业,标准化无疑是一个必须有的考核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近期也发布了《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尽快建立服务监管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摸清底数”等措施。

像上海,即将推出1星到5星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分标准,江苏省则研究通过建立社会体育俱乐部评级制度,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服务认证。

周副司长介绍,教育、体育、发展改革、市场监督、科技、文旅等部门,围绕着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制度。

青少年体育培训,不是一个体育部门的事情,而是与教育部门、市场监督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多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加强对体育行业的科学监管,出台的制度和标准,从而引导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帮助企业守住质量和安全的底线,从一开始就让行业处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为企业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监管和标准化的出台能够确保投机者,不把体育培训这潭清池搅浑,也让更多真正在体育教育和培训上。做事的企业能够沉下心来,不必担忧市场被扰乱,家长孩子被误导。

在双减的刺激下,体教融合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在是几条路在走,一是体校专业队的后备人才培养,还是主要阵地;其次是社会的赛事,和教育部门组织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周副司长做了明确的表示,“今后这些赛事将经过一些设计和融合,在平台上进行发展。当然,其它单项赛事,还会由各运动协会主导办赛。但是,针对学生的赛事,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会搭建出统一的赛事平台。”

02

赛事和培训:抓住机遇,提高标准

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组委会秘书长杨晨向新浪体育介绍了目前赛事的情况:

NYBO从初创时只有十几个赛区参与,到目前已经累计在全国146个城市和赛区落地;从初创时赛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到目前已经下沉至五线城市。

在双减后,他在跟培训机构的一些同事的交流中发现,主动招生的难度减少了,有很多家长有诉求希望把孩子们送到培训中。

随着赛区数量的扩大,也意味着对赛事产品执行标准的高要求,产品需要规范来保证赛事的品质。

NYBO在疫情期间主要加强了内功的修炼,去优化每一个标准化的动作,让赛区按照标准去执行,也让孩子更多的体验到比赛的乐趣。

虽然参与NYBO的小球员水平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是他们都能享受到正规比赛该有的体验。

针对NYBO的定位,杨晨的理解是,他们是对现有青少年篮球竞赛体系的补充,让更多孩子能够有比赛可打。

政府体系有政府的竞赛,有其使命与功能,而NYBO用比赛让更多的参与者喜欢篮球,促使长期参与这项运动,是作为金字塔塔基的一部分,为竞赛体系提供补充。

接下来要做的,是进一步扩大赛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参与,为他们提供参赛的体验与乐趣。

保障安全是青少年体育赛事和培训的重中之重,以马拉松赛事为例,也是随着政策走在了风口上,国内一年甚至有多达千场的马拉松比赛,但不少赛事的品质和安全保障却没有跟上,最终出现了白银马拉松这样的重大安全事件,给行业中的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对于这个问题,杨晨告诉我们,NYBO特别打造了一套《赛事管理课程》,并邀请多位行业专家、教授,通过培训+考试的形式,从竞赛、商务、传播等不同方面来理解赛事,从而去更好的执行、管理赛事,包括从安全,应急防御等一系列详细的内容。

“我们要求所有的赛区,必须委派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先理解赛事本身,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参赛者提供服务。”

青少年体育培训和赛事爆炸式成长,会不会导致一系列行业问题的出现呢?体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和教培能力也让家长担忧,比如,如何避免这些机构出现“培训班跑路”现象?

此外,监管标准尚未出台、监管机构也不确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机构负责人告诉我们,“作为市场化的青训机构,教育、体育口对这些机构的约束力很小,掌握生杀大权的是市场监管部门,但他们又没有能力去审核教练员资质这些专业的东西。”这就又回到了要求多部门联动的问题上。

少年儿童是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基石,而小球员的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需要通过比赛去历练的,让孩子们有越来越多的比赛可打,是大家共同的愿景。

这个行业虽然已经踏上了风口,但远没有到一个行业的成熟期。

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避免野蛮式生长,一杆子买卖,跑路式培训,将是体育培训行业长期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本文作者:

葛思文

新浪体育记者,擅长商业报道和深度故事挖掘。足篮排入门,台羽乒进阶,车橄镖爱好。文字中既有奥运冠军的侃侃而谈,也有平凡的体育人生,更有生意场的波谲云诡。

读完这篇文章您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新浪体育
给你体育的全世界!
1653篇原创内容

作者:葛思文

编辑:武文祺

责编:朱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