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季【婉琳专栏15】如是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发布于 2021-10-17 22:04
如是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如何自拟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交代了两个地点,很有特色,暗示了文章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把童年分成了两个阶段,从学前儿童的玩乐写到学习生活。
2 如何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题目中的一个重要地点——百草园。我们的学生开篇要想破脑袋,七绕八绕,迟迟不入题,不点题。“……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用了对比,突出主旨“乐园”,非常巧妙,引出下文对“乐园”的具体描写。“乐园”之“乐”具体表现在“我”能够亲近自然,接触到奇异的美景,捉虫子,拔野草;听到长妈妈讲的神奇的故事,启发想象;好玩的补鸟的活动。
3如何过渡。那么两个地点是如何过渡的呢?第9自然段就是过渡段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这书塾就是三味书屋,所以这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把文章很自然地分为了两大部分。着重表达了我对“乐园”的不舍,对未来的茫然。
4 如何描写景物。
文章第二段是一个景物描写,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由面到点,特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先概写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有“碧绿”“紫红”的颜色,有“光滑”的质感,有“高大”“肥胖”的形状,有“长吟”和“直窜”的动态,有“轻捷”的体态,太形象生动了。基本上都是近景,也有“叫天子”直窜向“云霄”的远景。
接着具体写动物,用拟人手法,油蛉是“低唱”,蟋蟀们是“弹琴”,;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在这里低唱”“在这里弹琴”;视听结合,斑蝥“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最后具体写植物,形、色、味皆有,“莲房”“臃肿”“人形”“小球”是形;“何首乌”是黑色的,“木莲”是绿色的,“覆盆子”是淡红色的,是色;“又酸又甜”是味;用了比喻,形象生动,把“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5 如何联想。联想到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增加百草园的神秘感,增添童真童趣。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我不同意。这部分是写听到的虚的故事,第二段是写看到的实的景物,这样一实一虚,张驰有度,这故事给人紧张感,先用儿童视角写,再用成人写,很自然地否定了长妈妈讲的故事的真实性。这一样是紧紧围绕着“乐园”这个中心来写的。
6 如何描写动作。“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把捕鸟的动作写得非常具体,动作是一连串的:扫开、支起、撒、系、牵、拉、罩。学生最怕这样的连动细节描写,把事件的过程写具体,需要把现实生活中几秒钟的事情拉长、放大,写出连续性的几个动词,写出需要读几十秒的文字,这种能力可以学,可以练。
7 如何写人物说的话。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两次的提示语都在后。改到前面,意思一样,但能不能改到前面?我觉得不能,第一次是因为上文说“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我”应该是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所以先说,后写提示语。第二次是因为,先生一听“我”问,反应很快“不知道!”更能体现他的生气。
还有三处写先生的话,提示语都在前,而且他说的话和读的书都单独成段,这就跟前文有了变化,而且是要突出强调先生的情感的。
“人都到那里去了?!”先生着急、生气了。先用“?”,表示特指问,问学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再用“!”,加强先生生气、不满的语气,与前文“大叫”呼应。
“读书!”也是严厉的形象。“瞪几眼”“大声”之前用“普通总不过”限制修饰,严中有慈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写先生读书如何入神。与后面的提示语“微笑起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读书的神态、语气语调和动作,那种陶醉、享受,让学生潜移默化,深受感染。
作者简介:李雪兰,福建省福州时代中学初中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的栖息者。爱王君,爱语文,爱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