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江苏——全国地势最平坦、最低的省!
发布于 2021-10-18 14:25
江苏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省份,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50米以下,除了西南小部分丘陵之外,平原面积约占全省87%,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平原和水域面积的占比均居全国各省首位,总体地貌呈现为“一山二水七分田”,具有“江河湖海汇聚”的典型平原水乡特色。
中国地势图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唯一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大运河皆备的省份。
江苏地势图
江苏海拔200米以上范围的地区面积为258.0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25%;海拔20~200米范围的地区面积为21 331.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0.67%;海拔5~20米范围的地区面积为25 015.6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4.24%;海拔2~5米范围的地区面积为35 614.3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51%;海拔0~2米范围的地区面积为20 980.5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0.33%。
江苏海拔构成图
1
江苏地貌分类
江苏地貌分为陆地地貌分区和海底地貌分区,陆地地貌按类型可分为平原、山地丘陵和海岛等。
从大地构造看,江苏以盱眙——响水深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南、北二区。(北区形成于太古代,构造比较稳定,是华北古陆(也称华北地台或中朝地台)的东南边缘部分。南区形成于上元古代,是扬子古陆(也称扬子一钱塘准地槽或扬子准地台)的最东端。)北区以隆升为主,南区以沉降为主。岩性和地质构造制约着江苏地貌形态的发育,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最终奠定了江苏地貌以平原为主的格局,流水和海水波浪等外力对江苏地貌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江苏地貌因水而成。
平原
江苏地势平坦,平原广袤。平原低洼地是江苏省分布最广的地貌单元,徐淮黄泛平原、苏东滨海平原、里下河平原、沿江平原、太湖平原构成江苏平原的主体。
江苏平原分布图
江苏大部分平原属于堆积平原,中生代以来,长江三角洲、滨海平原的大部分地区长期以沉降运动为主,到第四纪最后一次海浸时,黄海和东海的海水曾浸淹到江苏东北部、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的山前。(当时,淮河和长江分别在今淮安、镇江以东不远处入海,都形成宽阔的喇叭口。介于这两条江河之间的江淮湖洼平原大部以及淮河以北沂沭河洪积冲积平原和延伸于长江两岸的广大三角洲平原都是一片汪洋的浅水海湾。)在这之后,由于受到长江、淮河以及1194年以后的黄河携带着大量泥沙(其中一部分经过海流再搬运)逐渐填积,形成今日所见的几乎纵贯江苏南北的平原主体格局。
河网密布的里下河平原
低山丘陵和岗地
江苏丘陵面积占比11.54%,山地面积占比1.56%,低山丘陵大都由古老的变质岩系构成山岭,山前延伸的岗地大都基岩出露或覆盖着薄层的风化物质,属于石质岗地。山前坡麓处表面都覆盖着厚层下蜀系黄土堆积,属于黄土岗地。
江苏山地分布地图
全省低山丘陵和岗地主要集中在省境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不论是岩性和地貌形态,都有显著差异。
东北部的低山丘陵是鲁南山地向江苏南延的部分,其中突起在连云港市郊的低山丘陵,因西北坡陡而呈台阶状,统称云台山,其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为江苏省最高点。
西南部低山丘陵由北而南依次有盱眙、仪征、六合等地的方山丘陵和老山、宁镇山脉、茅山、宜溧山地等,岭谷相连,海拔大都在100~400米,绵延数十千米乃至一百多千米。
宜溧山地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的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有岛屿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湖中有东洞庭山、西洞庭山,沿岸有马迹山、锡山、惠山、渔洋山、光福诸山、穹窿山、灵岩山、天平山、南阳山等系列低山丘陵。
太湖鼋头渚(湖中为三山岛)
海岛
江苏沿海共有大小海岛26个,分属于黄海水域和东海水域,分为基岩海岛和沙积海岛两种类型。基岩海岛一般都在黄海水域,普遍面积较小,东西连岛是江苏最大的基岩海岛。
江苏有居民海岛共4个,其中东西连岛、羊山岛隶属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兴隆沙隶属于启东市,永隆沙隶属于南通市海门区(兴隆沙和永隆沙系现代长江泥沙堆积而成,现因涨淤和人工筑坝已经与崇明岛连通),无居民海岛22个。达山岛、麻菜珩、外磕脚为国家领海基点所在海岛。
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的开山岛
2
江苏地貌分区
根据地貌成因和区域特征,江苏陆地分为6个地貌区,海底分为4个地貌区。
陆地地貌分为沂沭低山丘陵平原区、徐淮黄泛平原区、里下河低洼平原区、苏东滨海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和宁镇扬及宜溧低山丘陵岗地区6大区。
海底地貌分为海州湾区、黄河水下三角洲区、苏北辐射状沙脊群区、长江水下三角洲区4个区。
这就是江苏——全国地势最平坦、最低的省!
参考文献:
江苏省测绘局,江苏省地图集[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赵媛,江苏地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用地图诠释江苏
江苏 第2版
作者:《发现者旅行指南》编辑部 编
江苏省地图集
作者:星球地图出版社 编
江苏古典园林实录
作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著
江苏文化遗产志
作者: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