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素材积累之刘禹锡篇

发布于 2021-01-26 09:14

写文章时,大多人喜欢用与苏轼、李白、王维等人相关的素材。某一素材被经常使用,就会让人心生厌倦,让人眼晕头疼,我们应去挖掘一些被别人极少用到的素材,比如与刘禹锡相关的。下面把与刘禹锡有关的几则故事和与之相关的作文片段分享给大家。

    (一)素材积累

    1. 诗文俱佳,执著改革。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21岁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是中唐时期的著名政治事变。在仅有数月的“永贞革新”中,永贞党人厉己竭节、铲革弊政、简放冗人、节制国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社稷得幸,百姓欢呼,刘禹锡便是这场政治革新的的领袖人物与中坚力量,刀口起舞,出生入死。刘禹锡的人生由于参与革新和朝局变幻,充满了英雄气概和传奇色彩。后永贞革新失败,虽宦海沉浮,仍不改初心。他诗文俱佳,所写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适用话题:胸怀 梦想 不忘初心 社会责任感

    2. 留下墨宝,保护桃花源。刘禹锡被贬到武陵朗州作司马后,经常到风景优美、景象开阔的桃花源散心。平时很多人求他的墨宝,他都回绝。有一次又到桃花源里来游玩,发现原来见到过的一些长得很好的树木,一些很雅致的石头都不见了,便问了看山老人,得知树木和石头被附近有钱有势的人掠走了。

    刘禹锡听了,便叫人拿来笔,蘸饱了墨,挑中了一块斜靠在山边的大石头,写了“桃源佳致”四个大字,后面又写上自己的名字,又叫石匠把这几个字錾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处竖了起来。那些人都知道了司马大人要保护桃花源,也就不来搞破坏了。

    桃花源就是这样被保护下来了。后人感激刘禹锡,便把这块碑叫做“镇山碑。”

    适用话题:大公无私 胸怀他人

    3. 身居陋室,成千古铭文。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又不送礼奉承,便多方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更偏僻的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

    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后来,他在此写下经典之作《陋室铭》。

    适用话题:环境与成才 逆境 正直旷达 胸襟

    4. 司空见惯,不同流俗。刘禹锡,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

    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女在席上作陪。

    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作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诗句就是嘲讽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适用话题:正直 不同流俗 不随波逐流;守住心灵的净土 不忘初心。

    5. 刘柳友情,可歌可泣。二十多年来,刘禹锡和柳宗元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共同经历了宦海浮沉和人世沧桑。在创作上,性情相投,互相唱和,互为知音。政治上,两人一起进京应试,于贞元九年同登进士第,同朝为官,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并肩战斗。后来革新失败,同时遭难,远谪边地,时世态炎凉,道路以目,二人多年诗文往来,互相安慰促进,惺惺相惜,患难与共。十年以后,二人又一起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刘禹锡被贬到极其荒凉的播州。柳宗元知道刘禹锡有八十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而刘禹锡是个大孝子,就数次上书朝廷要求和刘禹锡对换,后来经过友人帮助,才将刘禹锡改任连州。离别路上,柳宗元不舍赠别:

《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诗句语言朴实,却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可惜,柳先刘而去,卒于四十七岁,当时,四个孩子都还未成年。柳宗元临死前,遗书刘禹锡,并将自己的全部遗稿留给他。而刘禹锡亲为柳宗元料理后事,作诗凭吊,并抚养他的孩子成人。

    适用话题:友情 真诚 执著 无私

    (二)素材运用

    1. 刘禹锡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毅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

    2.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巴山楚水凄凉地”长达二十三年。这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可他没有消极沉沦,而豪放地唱出了处于社会之秋的自勉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是这种对人生的珍视使他明白,在困境要耐得住寂寞。于是他开始像屈原写《楚辞》一样,用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改写当地名歌。于是,我们便有了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柳枝词》等诗篇。

    3. 刘禹锡因改革失败而被贬,他的安贫乐道的精神却被阴险的小人所不屑,三次转居,却一次比一次简陋,但刘禹锡非但不去伤感于自己的悲伤处境,而是在清贫中自守,在苦难中寻乐,这乐观旷达的精神令人敬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