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盘办公要注意,当心泄密遭处分

发布于 2021-03-31 08:01

网盘又称为网络硬盘、网络U盘,是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一种在线服务。网盘就像一个放在互联网上的“大硬盘”,因其具有多终端登录、容量大、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亲睐,随之而来的泄密事件也不在少数。    
案例1.将网盘当作“涉密硬盘”
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办公室借调人员为撰写材料方便,在未经保密审查的情况下,擅自将计算机中存储的有关文件资料上传到某网盘,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2.将网盘当作“涉密平台”
某县政法委副书记方某为完成“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任务,在未经保密审查的情况下,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秦某将报县文明办的15份文件资料(其中包括1份秘密级国家秘密)上传到某网盘,设置为分享模式,供县文明办有关人员浏览,方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云上存储:秘密信息安全难保
在网盘上存储处理涉密文件,就是让国家秘密在互联网上“裸奔”,其被泄露的风险极高。网盘遭受攻击几率高。国内外均出现过网盘遭到攻击泄密的安全事件。2019年1月,国外云存储服务MEGA上超过1.2万个文件、包含87GB的数据遭到泄露。
2020年4月,网上出现了一款专为破解百度网盘的名为Pandownload的软件,该软件能够实现以非会员权限突破百度网盘官方设定,导致百度网盘中存储的文件泄露。该软件开发者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网盘安全保密系数低。之前网上曝光可通过第三方搜索软件查看网盘中存储的隐私文件。普通用户只需打开网页简单几步操作,就能看到大量设置了分享的网盘隐私内容。网盘的安全系数可见一斑。互联网上第三方搜索软件不在少数。   
 


严管严控:坚决杜绝网盘泄密
保密法规定,禁止在互联网上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互联网上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互联网上分享国家秘密。应切实强化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严格落实“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要求,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2月8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