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春播作物的种子处理

发布于 2021-03-31 21:23

      

种子处理针对性强、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在药效期内可发挥“药等病虫”作用,不仅促进防治关口前移、减少农药用量,还可培育壮苗,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只有认真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把好防治第一关,才能赢得“虫口夺粮”保丰收主动权。
一、精选种子
播前筛去小、秕粒,清除霉、破、虫粒及杂物,使种子大小均匀饱满,利于苗全、苗齐。
二、播种前晒种
种子处理前选晴天晒种2-3天,利于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一是利用紫外线灭杀种子上带的部分病菌,减少苗期病害;二是提高种子体温,促使种子体内营养物质转化,增强种子的发芽势;三是减少种子的含水量,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缩短浸种需要的时间。
注意事项:种子不宜在阳光下暴晒,应在中等光照进行,不要将种子直接放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晒种。
三、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一)物理方法
温汤浸种:用冷水浸种24小时后,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放到52—54℃温水中浸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降温后催芽,可有效减轻水稻病害。
(二)药剂处理
1.针对稻瘟病(苗瘟、叶瘟)、恶苗病,兼防烂秧和立枯病。按每公斤干稻种选用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预防持效期约70天)15-25毫升、或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0毫升、或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3-4毫升、或25%噻•咯•霜灵悬浮种衣剂4-6毫升(兼治蓟马),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10毫升,兑水5毫升,混合均匀,配制成拌种液。
2.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0倍液浸水稻种24小时后,洗净催芽、播种。
3.针对稻水象甲、稻飞虱、稻蓟马等。按每公斤干稻种选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毫升、或18%噻虫胺悬浮剂5-9毫升,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10毫升,兑水5毫升,混合均匀,配制成拌种液。
4.拌种方法。(1)干种子拌种:在水稻浸种前2天进行。将配制好的拌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2)催芽露白种子拌种:在水稻种子催芽露白后,将配制好的拌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播种。
四、番茄种子处理
(一)温汤浸种
先将种子于凉水中浸10分钟,捞出后于50℃水中不断搅动,随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稳定保持50-52℃,时间15-30分钟。将种子捞出放入凉水中散去余热,然后凉水浸泡4-5小时。可有效杀死附着和潜伏在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
(二)药剂处理
番茄早疫病:将预浸膨胀的种子用720克/升百菌清悬浮剂1500-2000倍液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番茄灰霉病、白菜霜霉病等也可按此法预防。
番茄晚疫病:将预浸膨胀的种子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辣椒疫病和炭疽病、西瓜炭疽病、大豆锈病、冬瓜霜霉病和炭疽病、花椰菜霜霉病、黄瓜黑星病和蔓枯病、丝瓜霜霉病等也可按此法预防。
五、辣椒种子处理
(一)温水浸种
先把种子用水浸胀,可减少浸种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促使种子上的病原菌萌动,容易烫死。把浸胀的种子沥干水,然后倒入52-55℃的热水中浸15分钟,为保证杀菌的效果,一是要确保水温。扦入一根温度表,当水温一下降就加热水;二是要达到规定的浸种时间。浸完种立即把种子从热水中取出,投入冷水中冷却,以免余热伤害种子。
(二)药剂处理
辣椒青枯病:将预浸膨胀的辣椒种子用0.1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3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番茄青枯病、茄子青枯病和烟草青枯病也可按此法预防。
六、其它作物的种子处理
其它作物可参照番茄和辣椒等的种子处理技术,选择适合的药剂处理后播种。

  • 转载请标注来源

文/ 杨胜英

编辑/ 冯紫琪

 聚焦“三农”

 服务“三农”

 情系“三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