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研究|资本市场月报】中美长端利率节奏分化,调高美元配置(2021年3月)
发布于 2021-03-31 22:13
此外,结合各类资产的特点,我们对未来1个月的走势做出研判:海外市场,判断美股维持高位,美债和黄金的下跌仍将继续,美元指数会进一步走高;国内市场,固收方面,判断债券长端利率仍可能上行,不过上行空间有限;权益方面,预计整体下行空间有限,当前或已离阶段性底部不远。
正文
前期回顾:风险偏好冲高回落
表1:大类资产表现回顾(截至2021年03月25日)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3月以来,在通胀压力和经济复苏预期的带动下,美债长端利率延续上行趋势,利率曲线继续陡峭化。10年美债利率最高触碰1.74%,回到2020年1月初的水平,10-2年期限利差最高触碰1.58%的高位。同时期,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加息,投资者开始担忧外部债券利率走高会传导至国内债券利率,进而对国内其他大类资产形成扰动。不过实际上,中国债券长端利率处在震荡之中,10年期国债利率震荡在3.2-3.27%区间,10-1年期限利差震荡在60bp附近,走势相对稳定,可以说3月份中、美债券长端利率走势分化。如何理解这种分化,未来两者是延续分化还是同步向上?对其他大类资产的影响如何?对此,我们先厘清背后的驱动逻辑。
我们认为目前中债和美债利率处在上升趋势之中,但节奏不同。疫情之后,随着中国和美国经济修复,两国债券长端利率开启上行趋势。由于中国经济修复时间靠前,中债长端利率率先上行,而美国经济修复靠后,美债长端利率后开启上行趋势。走到3月份,中债长端利率上行节奏开始放缓,而美债长端利率上行节奏从缓慢到加速。
中债长端利率上行节奏放缓,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内经济修复的斜率在放缓,通胀上行但程度温和,以及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的取向。国内经济处在修复象限之中,但斜率有所放缓。疫后经济修复的节奏是生产快于需求,生产在去年四季度已超过历史平均水平,继续上升空间有限,而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自去年12月开始边际回落,生产端上行动能减弱。需求侧在修复之中,但相对缓慢,并且受春节因素影响,1-2月需求侧短期承压,除房地产投资仍处于高位外,基建、制造业投资和消费均相对较弱。通胀方面,预计国内全年CPI同比在2.0%,较去年温和上升,全年PPI同比在1.5%,高点出现在5月份,接近3%,之后回落,暂时不会趋势性攀升,整体属于温和再通胀。我国货币政策12月之后有边际变化,在不急转弯的取向下,1-3月货币利率逐渐趋稳,基本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给予了债券利率平稳运行的环境。从绝对水平来看,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至3.2-3.3%,回到2019年均值(3.18%)之上,震荡区间也与2019年(3.0-3.4%)相当,上行空间相对有限。
图1:一季度环比增速略有回落,二季度略有回升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2021年中国PPI同比二季度走高后回落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美债长端利率上行节奏从缓慢到加速,背后推动因素主要在于经济修复有望加速以及通胀预期上行。我们将美国国债名义利率拆分为实际利率和通胀推动两个部分,2月以后美国实际利率加速上行,背后隐含着美国经济复苏加速的预期,由大规模财政刺激预期和疫苗接种速度快于预期所推动。通胀方面,2月以后油价上升至疫情之前水平,推升CPI同比向上,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在两大因素影响下,2-3月美债利率持续上行,且速度加快。从绝对水平来看,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至1.6-1.7%,低于2019年均值(2.14%),且绝对水平处在当年低位,美国长端利率上行的空间还很充足。
图3:美国国债名义和实际利率走势同步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4:美国盈亏平衡通胀率(10Y)与CPI同比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展望4月,我们认为中、美长端利率走势主要受到两国国内宏观逻辑驱动,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上行趋势仍将延续。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仍有可能处在震荡向上之中,但上行空间有限。目前中美利差在160-180BP之间,较舒适区间(80-100BP)仍有较厚的安全垫,未来美债利率上行,带动中美利差压缩,对中债形成的压力有限。
对其他资产而言,从利率上行的不同节奏来看,美国长端利率的上行速度偏快,空间充足,将继续对美股形成压力,预计美股或维持当前震荡态势;中债长端利率相对稳定,上行速度较缓,预计对A股影响可控。从利差角度来看,考虑到美债长端利率进一步上行引导美欧利差走高,支撑美元走强,而中美利差压缩,预计人民币贬值预期将抬升。
主要市场前瞻:美元有望继续走高,A股下行空间有限
目前全球仍处在共振复苏的趋势之中,大类资产继续沿着顺周期的逻辑交易。不过各国经济复苏节奏的不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节奏或有差异,对全球大类资产的影响不尽相同,上述已阐述中美债券长端利率走势节奏不同对其他大类资产的影响。此外,结合各类资产的特点,我们对未来1个月的走势做出研判:
1. 海外市场
海外经济体继续处在共振复苏的趋势当中,大类资产延续顺周期交易,风险资产的整体表现有望好于避险资产。判断美股维持高位,美债和黄金的下跌仍将继续,美元指数会进一步走高。
需要重点提示的是美元指数会进一步走高的判断。美欧之间在经济、货币政策上的边际性分化愈加明显,“美强欧弱”的格局已初露头角,对美元将产生提振作用。首先,欧洲疫情再度迎来反弹,部分国家也重新采取了封锁措施,预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洲经济的复苏节奏。相比之下,美国经济仍处于超预期复苏的路径当中,这将对美元带来利多作用。另外,美欧央行虽均强调“宽松基调”,但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边际性的差异化特征。欧央行承诺将在未来几个月加速购债以应对收益率上行,而鲍威尔在3月底则表示“在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美联储将逐步减少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试探性地给出了边际收紧的信号,预计这也将进一步推高美指走势。对于人民币来说,在美元转强的压制下,人民币贬值预期将逐渐上升,不排除其在短期内贬值突破6.6关口的可能。
2. 国内市场
国内大类资产可以继续交易经济复苏的逻辑,国内基本面修复并未被根本性地动摇。不过考虑到我国经济修复已达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预计继续向上空间不会太大。由此,固收方面,预计长端利率仍可能上行,不过上行空间有限;权益方面,预计整体下行空间有限,当前或已离阶段性底部不远。
(一)资产配置策略
配置方面,建议继续以复苏主线进行配置。较上月而言,海外市场方面,本月维持美股标配、美债、黄金低配。另外,随着利多美元的逻辑进一步显性化,建议逐渐调高美元配置仓位,同时相应降低其他非美货币的配置;国内市场方面,本月维持固收低配和权益标配。
表2: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固收:以票息策略为主,谨慎下沉评级,久期以短为主。利率债可以等待长端利率筑顶再进行配置,也可在利率阶段性走高时择高点配置。
(二)产品配置策略
鉴于我们对上述大类资产的市场判断,我们在产品投资上给出如下建议:
外汇产品:目前是相对较好的即期购汇窗口。另外,我们认为今年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将不断上升并最终形成贬值趋势,建议企业提前锁定短中期限的远期购汇成本,以规避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汇兑损失。
黄金产品:建议投资者以空头思路为主,在产品选择上可以考虑做空纸黄金,或是购买黄金看跌的结构化理财等。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建议配置保值看涨金这一类保障型黄金产品。
国内固收产品:票息走高有利于1年内理财持有到期收益提升,不过二季度净值仍有波动的可能,若投资偏好较低,可等债券利空因素完全释放之后再进行配置。利率在上行筑顶之后,可以进行配置偏中长期公募债基,但目前还需等待。固收+产品仍有望获得较高的绝对收益,风险偏好偏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
1. 海外市场
债权融资方面,由于美联储今年重返加息通道的概率不大,因此Libor、Hibor利率的波动风险预计比较有限,以Libor、Hibor作为定价基准的美元融资、港元融资仍具备低成本优势。但是对于中资美元债来说,近几年的久期分布以3-5年期为主,其定价基准所挂钩的3-5年期美债利率预计会继续上移。因此,对于以美债作为定价基准的美元融资来说,其低成本窗口已经收窄,建议有刚性融资需求的企业实体尽早融资。
2. 国内市场
债权融资方面,进入4月之后,银行间流动性干扰因素增多,货币资金的稳定性或有下降。建议可以在月初资金利率稳定时安排融资,以短期限为主,中旬资金利率可能出现高波动,可以适当避开。
-END-
刘东亮 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
liudongliang@cmbchina.com
陈峤 资本市场研究员
chenqiao426@cmbchina.com
柏禹含 资本市场研究员
baiyuhan@cmbchina.com
朱肖炜 资本市场研究员
alphonsezhu@cmbchina.com
1、原创文章在推送一天后才可进行转载。
3、授权方式:一般转载只需要正常标注信息即可。
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毕竟原创不易,感谢您对招商银行研究的认可和理解。
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
责任编辑|余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