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EES:设计高性能层状氧化物钾电正极——调制 K⁺/空位无序有奇效!

发布于 2021-04-04 18:04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亮点

三、图文解析

图 1.(a)K0.4Mn0.7Ni0.3O2 和(b)K0.7Mn0.7Ni0.3O2 的 XRD 精修结果,内嵌图为其相应的晶体结构;(c))K0.4Mn0.7Ni0.3O2和(d)K0.7Mn0.7Ni0.3O2 的 SAED 图;(e-h)K0.7Mn0.7Ni0.3O2 的 STEM 图;(i-n)K0.7Mn0.7Ni0.3O2 的 EDS 能谱图。

要点:

1. 发现 K+/空位有序结构在低 K+ 含量下(x < 0.6)是稳定的,而 K+/空位无序结构在高 K+ 含量下(x > 0.6)形成。

2. K0.4Mn0.7Ni0.3O2 的 SAED 图中清楚的观察到有序结构特有的超晶格点(例如 1/3(110)),而在 K0.7Mn0.7Ni0.3O2 的 SAED 图中不存在这种超晶格点,证明了 K0.7Mn0.7Ni0.3O2 为 K+/空位有序结构,K0.7Mn0.7Ni0.3O2 为 K+/空位无序结构(图 1c,d)

图 2.(a)K0.4Mn0.7Ni0.3O2 和(b)K0.7Mn0.7Ni0.3O2 的 CV 曲线;K0.74Mn0.7Ni0.3O2 和 K0.7Mn0.7Ni0.3O2 的循环(c)和倍率(d)性能对比;(e)K0.4Mn0.7Ni0.3O2 和(f)K0.7Mn0.7Ni0.3O2 的充放电曲线;(g)K0.7Mn0.7Ni0.3O2 的长循环性能。

要点:

在 K0.4Mn0.7Ni0.3O2 的 CV 曲线中观察到多对氧化还原峰,这归因于 K+/空位有序结构在 K+ 脱嵌/嵌入过程中的重排,进一步证明了 K0.4Mn0.7Ni0.3O2 为 K+/空位有序结构。

图 3.(a-c)K0.4Mn0.7Ni0.3O2 和(d-f)K0.7Mn0.7Ni0.3O2 的原位 XRD 图。

要点:

1. K0.7Mn0.7Ni0.3O2 的晶体结构演变规律类似于其他 P 型层状氧化物材料,在高电压下会发生 P3 相和 O3 相之间的相互转换。

2. K0.4Mn0.7Ni0.3O2 的结构演变的独特性在于:当从 2.5 V 放电至 2.0 V 然后充电至 2.7 V 时,K0.4Mn0.7Ni0.3O2 的三强峰的位移行为更为复杂。这些现象都是由 K0.4Mn0.7Ni0.3O2 材料 K 层中 K+/空位有序结构在 K+脱出/嵌入过程中的重排引起的,并且与其电化学曲线中的电压平台相对应。

图 4.(a,b)K0.4Mn0.7Ni0.3O和(c,d)K0.7Mn0.7Ni0.3O2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和K+/空位结构示意图

要点:

1. 与 K0.4Mn0.7Ni0.3O相比,K0.7Mn0.7Ni0.3O的 K迁移轨迹更加交联,这表明 K+/空位无序结构为 K的传输提供了相互连接的连续通道,并减小了 K位点之间的能垒,这使 K0.7Mn0.7Ni0.3O具有快速的 K输运动力学和更多的 K储存位点。

2. K0.4Mn0.7Ni0.3O中 K和空位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形成了 K+/空位有序结构(图4b)。相反,K0.7Mn0.7Ni0.3O中 K与空位的位置和排列是随机的,形成表明 K+/空位无序结构(图 4d)。

图 5.K0.7Mn0.7Ni0.3O与软碳匹配的全电池电化学性能

要点:

K0.7Mn0.7Ni0.3O2与软碳匹配了钾离子全电池,在 0.1A g-1 的电流密度下,经过 100 次循环后,全电池保持 82.2 mAh g-1 的可逆比容量,容量保持率可达 86.4 %(图 5b)。在 0.5A g-1 的电流密度下仍具有 65.3 mAh g-1 的高容量(图 5c)。甚至在 0.3 A g-1 下循环 300 圈后,全电池仍表现出 52.7 mAh g-1 的可逆容量,容量保持率为 62.5%(图 5e)。

四、文章总结

本文通过简单地调节 KxMn0.7Ni0.3O层状氧化物中的 K含量,实现了从有序到无序的结构变化。当 K含量从 0.4 增加到 0.7 时,KxMn0.7Ni0.3O的构型从 K+/空位有序结构演化为 K+/空位无序结构。结构变化的本质是高 K含量影响层间 K-K 静电斥力,降低了 K的位点能,从而破坏了 K+/空位有序结构。因此,K+/空位无序的 P3 型 K0.7Mn0.7Ni0.3O作为 PIB 阴极表现出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增强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快速的 K输运动力学和 K+/空位无序结构提供的更可逆的 K存储位点。我们的发现为设计新型 K+/空位层状氧化物阴极材料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原文链接

http://doi.org/10.1039/D0EE01607A

相关进展

暨南大学李宏岩教授Nano‑Micro Lett.:钾离子电池多维度负极材料的构筑和性能

中科大钱逸泰院士《AFM》:碳质材料,钾离子电池最有希望的阳极之一!

东北师大吴兴隆教授 Small : N/O共掺杂碳材料共用的碱金属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chen@chemshow.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