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 15个文艺小众有逼格的名言
发布于 2021-04-05 14:42
朱光潜
作家名片: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作为一位自由知识分子,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讨论自由之美,他都以自由为旨归。倡导在不自由的时代呼吁自由,在不美的时代寻求美。其主要作品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美学原理》《谈美》等。
名句1:
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谈修养》
名句2:
名句3: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梁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谈美》
名句4:
我常分析中国社会的病根,觉得它可以归原到一个字——懒。懒,所以萎靡因循,遇应
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做;懒,所以马虎苟且,遇不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决定不做;懒,于是对一切事情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遇事偷安取巧,逐渐走到人格的堕落。——《谈修养》
名句5: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天资与修养》
名句解读:
示例:
韩愈认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但是偏偏有那么一种人,出了问题总是第一个把责任拖到别人身上,却找理有为自己开脱,这种状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其本质是什么呢?朱光潜在《谈修养》中就曾犀利地指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
卢梭
作家名片:
让·雅克·卢梭,瑞士裔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法国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其主要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名句1:
名句2:
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爱弥儿》
名句3:
这时,我向上帝祈祷:“你为什么把我造的这么软弱。”但是上帝并不管这些,只是对着我的良心说:“我确是把你造的太弱,使你在深渊中不能自救,但我曾把你造的挺坚强,让你别陷进去。”——《忏悔录》
名句4:
邪恶进攻正直的心灵,从来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它总是想法子来偷袭,总戴着某种诡辩的面具,还时常披着某道德的外衣。——《忏悔录》
名句5:
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而且,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契约论》
名句解读:
示例: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首位,也允许别人把自己放在首位,正如卢梭曾言,“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而且,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生而为人,首先要聚焦自我,成全自我,即便在群体中,也是先有成熟的自我,才能构建和谐的群体。那种打着为别人好,却又处处是为着满足自我需求的人,应该明白不要将焦点放到他人的身上,同时也要给予他人以空间。
阿尔贝·加缪
作家名片:
阿尔贝·加缪,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曾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有《局外人》《西西弗神话》《鼠疫》等。
名句1: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反抗者》
名句2:
名句3:
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因为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而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拥抱当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乌托邦,振奋昂扬,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西西弗神话》
名句4:
过分重视高尚行为,结果反而会变成对罪恶间接而有力的褒扬。因为那样做会让人猜想,高尚行为如此可贵,只因它寥若晨星,所以狠心和冷漠才是人类行为更经常的动力。——《鼠疫》
名句5:
忧伤者有两种忧伤的理由,要么他们无知识,要么他们抱希望。——《唐璜主义》
名句解读:
《鼠疫》是作家加缪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小镇在遭到了鼠疫之后人们的种种表现,最后虽然鼠疫平息但是人们心中的创伤却无可退却。从《鼠疫》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多个方面,有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的人,也有面对困难时即使没有什么希望但仍要与之一战的人。无论是哪一种人,他们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从存在即合理出发来理解名言4可能对于考生来说更加容易一些。高尚行为,不管在处于哪种价值体系当中,应该说都是备受推崇的,所以加缪这句话一开始容易让人费解,但是聚焦于“过分”两个字结合名句所阐释的理由,
不难理解这句话的见解独到。不管是秉承凡事适度的原则,还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这一点看似违背常理的认知都非常可贵。考生除了理解这个句子,也不妨学点加缪说理的这种“反其道行之”,如此往往能在无人处发现风景。示例:
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特别推崇“德”的力量,也特别崇尚“德高望重”的人,毋庸置疑,法制之外,德行应该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天平,对人们的言行可以起到约束作用。但萨特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提出“过分重视高尚行为,结果反而会变成对罪恶间接而有力的褒扬。因为那样做会让人猜想,高尚行为如此可贵,只因它寥若晨星,所以狠心和冷漠才是人类行为更经常的动力”。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度,所谓“高处不胜寒”,萨特的见解,显然是非常又识见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