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语】光影故事 | 人文视角下的城市
发布于 2021-04-06 03:40
大美无障爱:发现美 传递爱
话说,上世纪三十年代, “功能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开始在英国盛行,搅得城市规划领域暗流涌动:
一方面,由于具有强大结构性的统一规划成为主导,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中心地区集中化、综合化发展;
另一方面,与之相反的小城市单元的营造与管理,也逐渐成为自下而上的解决公共设施分配的方式。
“大规划”的思路认为“小营造”低效,而“小营造”则认为“大规划”不够细致……争议是思考的体现,争成什么样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两股规划思潮碰撞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一个亲切的思考角度,让现在的规划师们懂得互补地运用这两种思路,平衡空间里宏大与细腻的冲突……还顺带还出了一堆深刻的摄影作品……也算彻底和解love and peace的典范!
事情要从二战年后英国的医疗设施说起,二战后英国的医疗建筑,多为维多利亚时期(1837年-1901年)的医务室,或者战时建造的平房医院。当时,相较住宅和教育建筑,医疗建筑未得到优先发展,这便给“大规划”与“小营造”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议题:
医院建筑应该以综合化服务超大尺度城市?还是形成基于社区,并最终融入社区的医疗体系?
核心医疗政策的形成到底有多少来源于社区的真实需要?
落后的城市健康现状与健康设施,是否在城市发展的赞歌或资本壁垒中消弭不见?……
1948年7月5日英国国家卫生部在纳菲尔德地区发放的传单。图片来源: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0日16版
随即,英国主流媒体《建筑评论》(AR :Architectural Review)敏锐地决定对这些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呈现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城市、媒体、人文研究等专业领域对城市生活与人居体验的共同思考,并因此推出了专题——Manplan(人之规划)。
除了文字功底深厚的编辑团队,建筑与城市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学者,AR还邀请到了纪实摄影师伊恩·贝瑞、托尼·雷-琼斯等人参与, 并鼓励他们进行纪实性、即时性的创作,而非精心雕琢的建筑渲染。
于是,一群优秀的文字编辑、评论家、建筑师、摄影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了一个多元的团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开始审视战后英国城市规划中的问题。
摄影师深入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地,以往建筑主流期刊少见的视角,记录了那些并不严格规整对称的画面,那些并不高大宏伟的建筑,那些“乏力”的人物、 “柔软”的瞬间,以及那些常常被忽视的细碎生活。
比如,医院候诊大厅里,一对休息的老人坐在长椅的一端,平静地抿着咖啡,保持着平静的表面……身处医院,那小心隐藏起来的情绪,如同画面里微妙的不平衡感。
来源:《建筑创作》2020年04期
作者:孙昊德
转发:无障碍智库-无障碍文化
主办: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