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101】教学原则三:Spaced retrieval 间隔性重复
发布于 2021-04-06 09:25
原则三:
Spaced retrieval 间隔性重复
Spaced retrieval: Learners should have increasingly spaced, repeated opportunities to retrieve and give attention to wanted items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间隔性重复:学生应该拥有重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接触已学过的知识点,同时注意在不同的场景下某个核心知识点的应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这种重复的间隔时间可以逐渐的增加。
重复 (repetition)
① “Spacing effect”——大量的研究发现,当学生使用这种“间隔性的重复练习”,即具备一定频率的阶段性练习,会比大量的“突击性的恶补”,又称为“填鸭式用功”,要有用得多,学生也记得更牢。 ② “Lag effect”——更有研究发现,当人们在进行这种阶段性的练习时,若每次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逐渐加长,比如几分钟后进行复现练习,紧接着几小时后进行复现练习,再过渡到间隔几天,间隔几个月,那么学习效果更佳。
③ “Iteration”——这个概念来自Diane Larsen-Freeman的Complexity Theory。对于iteration的含义,可能很多人还是分不清楚它和repetition有什么区别:
- 首先,我们依旧认为这是一种“重复”,但是这种重复绝对不等同于“直接复制”,而是聚集了各种多变性,比如场景的多变性、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学生能力要求的多样性等等。
- Iteration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重复”主要在于“其重复练习的场景(context)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一次这样的练习一定会导向很不一样的结果,学生不是在进行无意义的重复训练,而是在搭建属于自己的学习路径。通过这种方式,不管将来学生遇到任何不可预测的场景,TA都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并且灵活应用。而不是像高考前做密集训练似的,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拿出来重复做题就行了。
“信息加工层次”理论
特征一:Little attention to meaning(几乎不怎么注意信息的含义)
特征二: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nly(只注意一些表面的、物理性的特征,比如单词/句子长短、发音等)
特征三:Occurs during Maintenance Rehearsal(当你对目标信息进行维持性复述或者机械复述时,其实你就是在做信息的浅层处理。)
举个栗子:比如当你通过反复背诵去临时性地记一串电话号码时,信息就只停留在了短期记忆中,可能你放下电话的瞬间就忘记了
特征二: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items in memory(通过深度理解、图像记忆、联想记忆等方式和脑海中的长期记忆/意识建立起更深的关系)
特征三:Occurs during Elaborative Rehearsal(当你对目标信息进行精细性复述的时候,其实你就是在做深层的信息处理。比如在上一篇分享“学习策略”的推文中,我们提到了很多记忆策略,比如关键词记忆、信息分组记忆、音乐记忆法、首字母记忆法等,其实就是在进行精细性复述,大脑通过和人们的长期记忆建立联系,通过深度处理信息去进行记忆。)
举个栗子:如果你是通过“首字母记忆法”去记一组专有名词,比如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时,那我们都会通过记住TESOL这个首字母缩写词去回忆其全称,那么这个时候,信息就会被大脑深度处理,从而停留在长期记忆中。
实际教学应用
案例分享
“我们四年级的孩子要求每周背29个新单词。上一任老师(目前产假)的做法是周一扔给孩子新单词,简单讲解之后就给学生布置单词填空的练习题,周二评讲完就结束,等到下周一小测。 后来这个老师休产假去了,等到现在这个新的外教老师接手之后,我们几个班主任和她讨论后决定将之前的单词作业改成了package的形式:周一到周五都会布置少量的作业,但是难度是从抄写单词到造句逐渐递增的。尝试了两周之后却发现学生的成绩反而下降了。”
推荐阅读
往期精彩内容
【课程设计101】二十条教学原则搞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101】教学原则之学习策略和自主性的培养——如何帮助学生成为有效和独立的语言学习者? 【课程设计101】不做“需求分析”的课程设计一定不会成功! 【课程设计101】每一位老师都是出色的设计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