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础知识——换股比率 股东权益比

发布于 2021-04-06 20:15

换股比例

是指为换取一股目标公司的股份而需付出的并购方公司的股份数量。

确定的方法

用每股税后利润确定换股比例

  假设兼并方公司(A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为4.53元,而目标公司(T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为3.49元。并且两个公司的风险是相同的。根据两者的盈利水平。得出的换股比例是3,49/4.53=0.77。换句话说.A公司的股东要用77股A公司的股份才能换取100股T公司的股份 根据税后币l润算出的换股比例将使双方公司的股东在换股完成前后的获利水平不变。因为拥有100股T公司股份可获得349元的税后盈利,而换股77股A公司的股份后税后盈利还是349元。

用将来预期的收益确定换股比例

  用每股税后利润计算换股比例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是合理的,不存在协同效应:两公司有相同的盈利增长速度。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以上两个条件很难满足. 因此笔者认为用预期的每股税后利润确定换股比例更符合实际情况。

用市场价格确定换股比例

  如果兼并双方都是上市公司,则问题比较简单。因为公司现有的和未来的盈利、风险、增长率、潜在的协同效应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都体现在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因此,只要用双方股票的市场价格之比就可得到换股比例。如果不存在协同效应。或者协同效应体现在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则用市场价格确定换股比例是合理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价格只体现公司独立经营时的价格。也就是说.市场价格一般不体现公司的潜在协同效应。因此,实际达成的换股比例要高于用市场价格得出的换股比例。从美国80年代的金融市场的情况看.这种体现协同效应的溢价水平在50%左右。

股东权益比

股东权益比是股东权益对 总资产的比率。以 上海汽车为例,其1997年底的 股东权益比率为81.1%。股东 权益比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过小,表明企业 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 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股东权益比=( 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净额)×100%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债务所余下的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总资产小于负债金额,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这家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