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文研究所 | 沈烈毅:艺术发展必然会受到其时科技和工具影响
发布于 2021-04-08 02:42
设计人文研究所主持人姚之洁: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和未来,我们将在设计研究中运用复杂性、跨学科的手段,去研究不同系统之中共有的涌现行为和统一性规律。我们需要跨越不同领域的维度,去理解进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观察设计在不同时代与社会生态的关系和演化过程,并尝试去绘制一条“复杂性”进化的路线,从混沌、聚集、涌现走向新陈代谢和不断的进化升级。 |
沈烈毅
雕塑家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浙江省雕塑研究会副会长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以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两者发展到巅峰,大道至简,本质趋同;但随着自我艺术创作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两者汇聚的终点是为以人为本,科学为人服务,艺术打动人心,二者对人类命运而言缺一不可。
谈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我所持的基本观点是:没太多必要刻意探讨,因为自古以来艺术发展必然会受到其时科技和工具影响,鲁迅说“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恐怕这样古朴、雄浑的风格也与当时有限的生产力条件不无关系。
我个人创作也是自然生发的,不会概念或技术先行,而是在思考主题表现的过程中去不断尝试、选择相应手段。当然,科技的进步也给艺术创作带来很多便利和福祉,就雕塑家而言,3D技术的出现就不但可以替代泥稿,而且将精准度极大提高。但无论任何时代,决定艺术品高下的,还是其内在而非技术。
我另一个观点是:艺术需要对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特别是2018年“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让我更为人类是否最终会走向赫胥黎笔下“美丽新世界”这样的可怕命运而深忧。从我早期的作品《孵》《桥》到近年创作的“跷跷板”系列,都表达了我的此类思考。曾经,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非常直接,我在跷跷板中间加了镜面,两边的人近在咫尺却只能看到自己;中间加入视频装置,两人只能通过视频看到对方,但视频里输出的是真实的对方还是虚拟化身,这些都是对今天数字化生活的探讨。
沈烈毅 跷跷板系列作品之一
最近我还计划将“跷跷板”系列深化——在北京和纽约分置一个配有电机的跷跷板,一地的跷跷板体验者下沉的力量会被转化为电流通过物联网传给另一地体验者,二者可远程交互,但可能会有一定延时,而这时差也代表了两人交流的过程中的差异。
编辑:设计人文研究所
审定:创意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意城市发布,转载需经授权。
联系地址:中国杭州市西湖区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意城市艺术空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