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西浦校外导师沙龙分享
发布于 2021-04-08 16:56
3月31日,春光明媚。应西交利物浦大学就业中心邀请,校外导师们来到美丽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同学们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人生见解感悟。同时,导师们以自身经历为例,对同学们最关心的申研、就业、考证等问题给出自己最真挚的建议,从长者和前辈的角度护航幼苗生长。
一、导师分享
陈敢导师《从入学开始准备毕业》
陈敢导师在演讲中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不至于迷茫失去方向。他以中国最美翻译官张京为例,强调了同学们要以始为终,想清楚未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列出自己的能力清单。此外,同学们要学会要事为先,分清轻重缓急,坚持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陈老师强烈推荐同学们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仔细研读这本书,同学们可以学习高效能人士的 “七个习惯”中最核心思想和方法,为忙碌的学生们带来超价值的自我提升体验。同学们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续成功之路,少走弯路、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同时,陈老师指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会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三个能力,这样更有利于职业发展。这三个能力分别是:
稳定情绪
团队合作
提出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周小梅导师《金融法律》
作为一名优秀的诉讼律师,周小梅导师介绍了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日常及同学们好奇的薪酬水平、入行要求。律师主要分为诉讼律师和非诉讼律师,负责不同的业务。律师行业收入差距大、工作时间长,律师要为自己的业务创收负责,往往业绩创收与律师的收入高度相关。周老师提出成为优秀律师至关重要的四个要素:
(1)前提条件:成为律师需要执业证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2)要积极主动学习知识,丰富自身,律师行业是一个选拔人才的行业。(3)抗压能力和主动融入适应社会的能力。(4)持续深度思考的能力。
此外,周老师分享一位信托经理的故事,介绍了目前法律行业面临的内卷压力和外部人才涌入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这位年薪百万的信托经理已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不错成就,但仍在主动学习,考取律师证,希望在法律和金融的交叉领域融合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这警醒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已学到的专业知识而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在不同行业中成长和创新。
钱文导师《知识产权那些事》
(1)全面深入了解行业,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优势,重视行业发展潜力。(2)了解具体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通过学校官网和学长学姐明确学校论文实践小组作业模式所占比重。(3)采取权重的方法分析问题,多维度比较。
任漱晨导师《无形资产评估》
任老师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无形资产以及如何利用无形资产创造经济价值。任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自己从理工科转行到资产评估行业,经历的思维转变和面临的挑战,鼓励同学们要勇于转变,在跨界、跨专业时要注意思维的转变,不要畏惧改变和突破,也不必过分在意目前所学的专业类别。
黄曜导师《人力资源那些事》
首先黄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为人力资源总监更看重求职者的哪些能力。
之后,黄老师倡导同学们从硬性和软性两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实力,强调了圈层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同时要与导师多多交流。黄老师还提出了AIM成功法则(ambition,interest & drive,motivation),供同学们学习。
刘勇导师《探秘互联网公司成功秘诀》
刘勇导师通过专业语言揭秘了腾讯、阿里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成功模式,进行特点比较,鼓励同学们对创新的商业模式加强学习和理解。
二、重点问题回顾
热门问题探究
大学生要不要实习?怎么寻找好的实习?
大学要不要实习其实是要根据个人情况的,学生不能盲目的实习,不然可能会学习和实习都抓不住,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不要出国/考证?
一些同学可能会因为从众心理盲目的选择出国或者考证,没能仔细考虑自己是否适合选择这条路,最终可能事倍功半,既浪费金钱又白白耗费时间。针对这两者,同学们在做选择时一是要衡量难度,二是平衡投入产出比,三是思考这两个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成果或者好处。把握好这三点,同学们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大学生要不要创业?
学生创业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有想法。但是否要创业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以饿了么创始人为例,首先学生要有发现身边问题的能力,这是创业的基础。
学生交流
同学们自由交流自由提问,美国本科的同学分享美国求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为想要申请美研的同学提供宝贵交流机会。来自UCL化学专业的同学分享了读英研的经历。同学们踊跃向导师提问,导师答疑解惑。
此次与校外导师的互动活动信息量大、干货满满,同学们在学习求职人生选择等许多方面都收获良多。同学们期待类似活动可以多多举行。
文案:梅文佳
排版:赵郁蘅
审核:毕嘉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