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营养周|“会烹会选,会看标签”该怎么做?来跟营养师逛超市

发布于 2022-05-18 12:22

本周是我国的第八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这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一大准则,咱中国人想要饮食健康,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技能。
想要花最少的钱挑到最优质的食物,就来跟我一起逛个超市,get“挑食”的秘诀!





1



挑食”看什么?
去超市买食物的时候,我们的目光总会被货架上最个性、最炫酷的包装给吸引。
其实,选择好食物的关键正好相反,主要看2个方面:

食品名称和配料表



营养标签


食品名称和配料表主要是帮助我们搞清楚,买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营养标签可以用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比同类的两个产品,哪个更值得购买。





2



食品名称和配料怎么看?

01

食品名称


食品名称当然是用来告诉我们,食物是什么。
然而有时候食品名称很新奇,还需要看名称旁边或者包装背面的“产品类型”来搞清楚到底这是什么。

02

配料表


配料表一般在食品包装的背面,而且有个规律:

配料表递减原则

各种配料是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
看配料表记住以下三个原则:
1.配料表越简单越好:如配料只有“生牛乳”的纯牛奶,你不认识的成分越少越少(一般是各种添加剂)
2.糖越少越好:“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添加糖成分越靠后越好
3、看到这些配料谨慎购买:“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代表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是造成三高、肥胖、心梗脑梗的元凶。


下面举个例子来看看到底怎么运用上面这两个信息来挑出优质的食物。
Q:超市里各种奶,究竟选该选哪种?
1、鲜牛奶/纯牛奶
名称:纯鲜牛奶 
产品类型:全脂灭菌乳
配料表:生牛乳
推荐星级:
挑选理由:纯牛奶的配料表中一定只有一种成分——生牛乳,任何有第二种配料的都不是纯牛奶,而是其他再加工的乳制品。
纯牛奶也分很多种,有的需要冷藏,有的可以常温(常温并不是因为加了防腐剂,而是利用了超高温的灭菌技术)。
从营养角度讲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能喝新鲜的还是尽量新鲜的,最大程度保留了所有的营养。
2、调制乳
名称:XX早餐奶 
产品类型:调制乳
配料表:生牛乳、白砂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牛磺酸、乳清蛋白粉、DHA藻油、维生素E、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抗坏血酸钠)、食用香精
推荐星级:
挑选理由:和常温纯牛奶放在一起卖,很多人真的会被迷惑到。
但是仔细看配料表,除了生牛乳,后面还有很多其他的成分,说明它是经过调制再加工的,而且第二位就是白砂糖,说明糖不少,所以这个产品比起纯牛奶营养差很多。





3



营养标签怎么看?
营养标签最重要的就是营养成分表,在几乎所有的预包装食品的背面都会有,就像下面这张表格。

读懂营养成分表只要2步:

01

读数字


营养成分表有三列,其中第二和第三列都是数值。

第二列是各类营养成分的含量,可以直观地比较哪个产品蛋白质更多,脂肪更少等等。

第三列是NRV%,也叫营养素参考值%。NRV%能告诉我们,吃了这个食物之后,我们每天所需的营养已经摄入了多少比例。

举个例子,还是这张表,它是某品牌酸奶的营养成分表,我们来看蛋白质这一行。

这行数据告诉我们,假如我们喝了100克这个酸奶,那其中就包含了3.8克的蛋白质,我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就已经吃到了6%。

02

看表头


我们营养成分表时,会以为表里的数据代表一整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但其实并不是!

商家有时候会利用这一点,耍些小心机哦~

比如下面这张薯片的营养成分表。

乍一看,这个薯片的脂肪才8.2克,占每天所需的比例才14%,说好的薯片是高脂肪的热量炸弹呢?

再看看表头,每份食用量是30克,一包薯片有多少?70克!所以其实一包薯片的脂肪含量可是比表格中的数字翻倍还不止呢!

一般来说,营养成分表挑选的规律有这几条:


1、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相对较好
2、反式脂肪和添加脂肪越少越好
3、如果有添加糖,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
4、钠越少越好




现在还是举个例子,对比以下两款酸奶,你会怎么选择呢?
1号:某牌希腊酸奶
配料表:巴氏灭菌全脂牛奶,水果制品,白砂糖,保加利亚乳杆菌
2号:某牌无糖酸奶
配料表:生牛乳、乳酸菌
选择理由:
1、2号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作为乳制品,当然希望更多的蛋白质;
2、虽然2号的脂肪含量更少,但牛奶中的天然动物脂肪对健康影响不大,所以脂肪少不是很大的优势;
3、1号的碳水化合物是15.8g/100g,2号是5.3g/100g,两者相差了10g左右!
来看配料表,1号有白砂糖和水果制品,这两者都是添加糖的来源,而2号没有任何添加糖类,所以可以判断,1号比2号多的碳水化合物都是糖!
4、两者钠含量都处于很低水平,NRV%仅相差1%,这样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综合比较,获胜者是2号!


也许初识食品标签的你觉得有点复杂,不过没关系,收藏本文,逛超市的时候拿出来对照一下,多练习几次就好啦!
当然还有更方便的方法,就是拍照私信给我,我来帮你挑选呀~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健康吃货的小技巧,欢迎名片,私信找我聊一聊呀~
还可以申入粉丝群,和许多伙伴们一起相互监督,健康生活~
入群即有吃不胖饮食秘籍赠送,期待你的加入哦!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自测一下你离吃饭的黄金标准有多远?
千挑万选,营养师认可了这3种儿童零食

你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