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烈士江姐儿子,美国定居30年,被问为何不回国,他说了20字

发布于 2022-05-18 12:42

“可以使皮肉烧焦,可以使筋骨折断,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用刺刀来剖腹吧,挖得出来的,也只有又红又热的心肝!——《黑牢诗篇》”

江姐虽然是《红岩》这部作品中的人物,现实中却真的有原型,并且也姓江,叫江竹筠。这位为革命坚守到最后一线的女战士,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在当时幸存于世,安全长大并出国留学。只不过这位烈士后代在留学结束后并未选择回国,而是在美国定居了下来。

父母双双为革命就义

江姐的儿子叫彭云,是她和自己的革命战友彭咏梧生育的孩子。只是两人之间刚结婚时除了革命情谊,其实并没有爱恋之情,就连两人的婚姻,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做的权宜之计。原来当时在重庆活动的彭咏梧遭到了怀疑,为了保护他不被发现,需要一个女子跟他结婚,用来迷惑敌人。

但是当时彭咏梧的妻子和他失去了联系,于是同样在附近进行革命工作的江姐就临危受命,和他来了一场假结婚,并且在结婚期间,升华了革命情谊,还有了一个孩子,就是彭云。有了孩子之后,两个人也没有停止动员学生加入共产党,并且经过两人的默契配合,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后,彭咏梧在执行工作时被国民党发现,并且没能逃脱魔掌,惨遭逮捕,残忍的敌人把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暴晒,用来警示,江姐悲痛不已,但是她没有被打倒,依旧认真完成上面派发的任务。后来,因为汉奸的背叛,江姐锒铛入狱,在渣滓洞这个吃人的魔窟里遭受了非人的虐待。

被鞭打、被火烧,被打断骨头、打折手指都不足以摧毁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意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江姐都未曾背叛自己的信仰,未曾泄露一丝一毫共产党的信息。江姐死而无憾,唯一牵挂的就是只有三岁的孩子,于是在从容赴死前,她留下了一封遗书,寄托了自己对彭云的殷殷期望——“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母亲的遗书,我只完成了一半。”

彭云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都过世后,彭咏梧的原配妻子没有因为他的身份而讨厌他,反而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了一个才学优秀的精英青年,二人之间也以母子相称,关系很好。彭云继承了父母的聪明才智,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并且在工作之后,还能在当时的中科院入职。

之后过了不久,国家开始向海外输送留学生,为了学习更为尖端先进的技术,加快国内的科研进步,彭云参加了考试,并成功入选。他的聪明头脑这时也没有停止发挥作用,在美国学习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时的海外,并没有留住彭云的脚步,他带着自己学习的知识回了国,在中科院协助其他人进行最新的研究。

只是人的一生,可能都是不断变化的,在他回国之后不到两年,一封来自美国的邀请函就动摇了他的信念。那是一家非常出名的美国出版社,他们在信里称赞彭云的论文水平很高,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因此邀请彭云来美国,并且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署名。

彭云在犹豫之后,最终还是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从此天涯万里,再也没有回到中国,而江姐对他的殷切期望,不知道有没有在深夜里不时刺痛他的内心。

烈士遗孤的复杂境遇

在2008年的春节,伴随着无数带着探究与怀疑的目光,彭云回到了中国,但他并不是准备常住中国,而是回来探访亲友,因为他已经成为马里兰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就在美国定居了。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在2007年公开的江姐遗书,把在美国任职他又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只要不损害公共利益和触碰法律,其他人是无权置喙的。但是彭云身上笼罩着“烈士遗孤”的光环,这光环给了他荣誉,也给了他压力。从小时候起,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就是敬仰和羡慕,因为烈士遗孤的身份,他收到了很多的特殊待遇,国家也为他尽量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这让同龄人对他很是崇拜。

但是这样的优待也是压力,它们像鞭子一样鞭策着彭云变得优秀,让他谨记着自己一定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然就是辜负了所有帮助他和对他有期待的人,于是他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老师家长对他交口称赞,他也一度很自豪,自己没有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期待。

然而一个人,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不可能完全按照社会对他的要求走,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从外国进修回来的彭云,发现国内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更为杰出的年轻骨干,自己从国外带来的技术,作用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并且年龄快过半百的的自己,也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了,他好像干什么,都不再有什么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了。于是他选择了前往美国,为自己的生活而活。

后来,有人问及彭云为什么在美国定居30年而不回国,他笑着回答说出了20个字:“爱国没有边界,无论我身在何方,依然深爱着中国。”

小结:

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彭云作为一个烈士遗孤,虽然享受了国家的补贴和优待,却是以父母双双失去生命为代价。这是国家对烈士的补偿,不是社会道德绑架任何人的筹码。

江姐的牺牲带给他的应该是一个和平安宁,可以自由发展的生长环境,而不是局外人对他的选择品头论足,如果她在天有灵,想必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无拘无束地度过一生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