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预警下,小麦再次大涨,其中大有原因……

发布于 2022-05-18 12:52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会议提出,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会议同时强调,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针对粮食这部分尤其强调,要重点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强调将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于资本的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发改委这次会议特别提到期货,在国内小麦价格涨跌方面,期货,尤其外部期货影响很大。印度一则禁止出口规定,5月16日,CBOT小麦主力合约涨近6%,触及涨停1274.5美分/蒲式耳,为近两月来最高水平,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2%

时隔3天,印度政府决定,于5月13日或之前已交海关查验并在海关系统备案的小麦货物准予出口。政府还允许将一批小麦运往埃及,这批小麦已经在港口装载。受此消息影响,芝加哥小麦期货短线迅速跳水超3%。截至目前,CBOT小麦主力合约下跌幅度超2%。


其实印度出口小麦份额仅占全球的4%,其出口与否对国际小麦供需影响都没有那么重要,尤其对我们国家,本身进口小麦数量就很少,只是少量作为调剂口粮使用,占比仅为百分之几,进口小麦多数还是作为饲料原料使用。


印度这样朝令夕改的规定,导致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可见资本在粮食市场兴风作浪的作用有多么重要。


周一,周二国内地方储备小麦拍卖均出现高溢价,目前最高成交价小麦进厂已经达到1.70元/斤以上。拍卖的再次火爆,带动新陈小麦价格同时出现上涨。


昨日下午面粉龙头企业五得利,金沙河率先开始涨价潮,河北金沙河陈麦最高涨价4分钱,执行1.66元/斤,2022年新麦涨3分,执行1.65元/斤。五得利新陈麦均涨价2分钱。


山东五得利东明公司新陈麦涨3分,执行1.61元/斤,陈麦1.64元/斤。上涨收购价格的企业多大十几家。新麦价格正在追赶陈麦,大企业率先达到1.60元/斤附近。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32个国家出台禁止主粮出口的禁令,这是小麦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于国内陈小麦库存严重下降,新小麦减产。

国内小麦库存在上一年度大量作为玉米替代后,数量骤减。今年托市及临储小麦在3月份正常投放,前4周平均投放量53.3万吨,成交53万吨,成交率99.5%,今年前期投放主要以2014至2017年收购的托市小麦为主,2018年至2020年的托市小麦处于暂停投放状态。根据历次交易数据粗略估算,目前剩余的托市小麦约4050万吨。


地方储备多为轮换粮库存,在最低保护价和临储小麦停止拍卖后,这部分粮源作为市场主要供应,多在新麦上市期间进行轮换完毕任务。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次公布2022/2023年度小麦供需平衡数据,预计2022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59.5万公顷,同比增加2.6万公顷,增幅0.11%;单位面积产量为5.8吨/公顷,同比减少0.01吨/公顷,降幅0.18%;总产量为13686万吨,同比减少8.6万吨,降幅0.06%。


这是官方今年首次发布的小麦产量数据。目前看是减少的趋势,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小麦收割季节对天气要求极高,一旦出现阴雨天,就会对小麦质量造成影响。目前只是产量减少。质量会否保障全部合格,只有等待全面收割以后才会有结论。


今年国家财政在保护小麦产情上已经投资50亿元人民币之多,5月份之后又因为青储,交通,收购资金等多次发布重要文件,这在舆论上就增长了看涨小麦的预期。


4月19日在小麦价格试图再次冲高1.70元/斤以上时,发改委就出示过一次预警,和昨天的内容基本相似,后来是陈麦拍卖提高底价,出现大量流拍,加之市场出现恐高,面粉销售弱势等多因素导致价格下降。


这次发改委再次预警恰逢国际小麦期货落价,新麦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增加,但是政策如果不出台实际调控方案,小麦价格还会维持在高位震荡,目前来看增加稻谷定向给饲料企业,减少市场竞争主体,敲山震虎,加大预警等调控方案可能性偏大,至于加大投放小麦数量方案使用概率低,库存有限,主要还是要给新麦让出市场流通的时间和份额。


这个时间点小麦价格大涨起来,不合常理,也是调控比较骑虎难下的阶段,但是小麦此时的大涨,不仅有炒作的成分,也贸易商对新麦的收购造成迷惑,需要谨慎了,看涨预期要有度,盲目跟风有风险。

作者:粟玉粮--财富(ID:cfny625588提供更真实实用的信息。fcy586899,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欢迎添共同交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