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为何易发生骨质疏松
发布于 2022-05-18 13:5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骨折常发生于股骨颈、桡骨和腰椎骨。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Ⅰ型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青少年;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指因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癫痫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质子泵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导致的骨质疏松。
2,指因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原发疾病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及慢性肾衰竭等,引起的骨质疏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