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县城、乡镇、农村的菜市场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2-05-18 15:16

不知为何,每个周末,我很喜欢逛菜市场,喜欢菜市场里的气氛,更喜欢农村老百姓种的新鲜菜,没有添加其他化学剂,因为好多是他们自己种吃的多了拿出来卖。

到了早上七八点,我们附近这有条小巷子,那里已经有很多年菜市场的历史

每天,都有农民拉菜过来卖,很多农村来的菜农,是县城附近村的村民,他们很多是自己家种的比较多,就拿出来卖。而且相当一部分菜农,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有70岁多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卖菜也不觉得奇怪。这里不带现金有时是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菜的,因为有小部分老年人是没有手机的,不能微信付款,相当一部分估计是用家里人手机微信的,付款后他不知道是否进账,非得要看过你手机付款记录,看名字和付款金额才可以给你菜。亦或者是菜农用隔壁菜摊的微信收款码,付款后,隔壁菜农再把现金给没有微信的菜农。亦或者是买的时候,也有人来买,付款给有现金的人,再拿现金买菜。 

如果很早出来,一般会收获多多,便宜又新鲜,又是农村自家种的菜。这个季节,是玉米的旺季,虽然可能有些人种的玉米没那么饱满,但很新鲜。上次我买了红萝卜,不像超市的那么大那么长,小很多,拿些去Mr.Liang店里,堂弟是学厨的,他帮拿上楼,他跟我说,那个红萝卜一打开就满是红萝卜的香味,我很诧异,我说你闻到那么香?这些是老伯伯家里种的拿出来卖的,我倒是没那么敏感闻到跟超市的区别。他说,跟超市不一样的,超市的味道没那么香的。

前段时间我很早出门,看到一位大伯卖香蕉,就一梭,看起来不错,我就买了挺多,刚好这时来两个大姐,我们仨就瓜分完全部香蕉。这位大伯很老实的人,刚好那时准备称,城管就来了,因为不准摆路中间,我们就到了路边,另外一位大伯帮忙称(这位大伯可能缺斤少两,因为称的那位大姐拿的比我少,价格却跟我的差不多),捣鼓了很久,卖香蕉的大伯可能不太有经验,所以耽误些时间,那一梭香蕉全部大概卖了30多元。

以前我有时周一从老家出县城上班,就会看到我们村里有老伯伯骑辆自行车,背后是一些草药,他们拿去县城里的小巷子里卖,我们村距离县城半个小时路程,看他们上坡吃力地踩单车,年纪到了快70岁的人,为了赚点生活费,生活不容易啊。

Mr.Liang说我不要太过相信有些菜农,因为有些是菜农拿货来卖,博得大家喜欢而已。买那么久也大概知道哪些菜农是拿货的哪些不是。所以另外街头的很多拿货菜农,我们很少光顾。

舅舅对买菜很讲究,特别喜欢农家自种菜,自从住处附近另外一边小菜市场被征收做房地产后,他每天很早就去这个小巷子买菜,也许这就是小巷子吸引人的地方。

小巷子的大多是县城本土人,他们基本都是说本土方言,我这个县城南方人是不会说他们本土话的,会听他们的本土话,偶尔问价操着本土话,也许会避免被坑的风险,实在说不出长句,也得说南方方言,一说普通话,人家一看你可能就是单位人员或者老师之类的,价格可能一开始不说实惠价。

另外一个菜市场,距离住处比较远,距离我公司倒不是很远,我平时也比较少买菜,有时家里要买菜会从公司回经过该菜市场,菜市场得空周末我还是经常会逛的,这个远的菜市场,比较多熟肉类比如烤鸭、白切鸡、猪脚等,海鲜市场也在这,这里也是整个县城比较出名的,这里可能会有全县称赞的出名美食店,比如牛肠、糕点、熟鸭肉等等,对吃货的人简直是诱惑啊。这个菜市场我经常逛是因为我想吃那里的马拉糕,好喜欢,那里唯一的一家。

说到县城的超市,我们经常逛,我们经常去的超市是连锁店,整个县开了挺多家,乡镇也开有,扩店规模算是整个县城最牛的了。我们有时晚上去超市,超市的菜,经常到了晚上9点左右,开始清货,最近买了个空心菜和红薯叶,呀,都是才5毛钱一把,着实惊讶到我。5毛钱一斤的青菜,5毛钱一斤的白萝卜,5毛钱一斤的红薯叶,菜一点没蔫,都是当天的。妈说,乡镇超市的清菜货跟县城的不一样,这里清货还有那么多没卖,我们乡镇的超市清货早抢完了,还没那么便宜呢。

省里,前些年我上大学,大学第一个学期我是在山旮旯第二批开荒的大学生,那里真的很偏僻,接近首府出城郊区了,附近就是出城大道。我有时会自己煮吃的,我还喜欢去附近的一个菜市场,那里是附近村民经常逛的菜市场,也有部分附近菜农拿自家菜出来卖的,非常便宜。有时我去买菜的时候,本来没想到买多少菜,但是菜农贼好讲,我买两块钱菜,居然把他手上的全部什么瓜之类的,全送我,好惊讶啊,因为菜农看没剩多少了,干脆手里全送人回家了。

大学时我也去了堂姐家住了几天,那时我自己在那,手里没多少钱,吃饭就去菜市场买点菜回。附近的菜市场是省里的南部,这个菜市场就基本都是批发菜卖的。买菜都是不贵,讲究精致又少,价格也不是很贵,我那时经常买5块钱的肉,2块钱的青菜,有时能吃一天了。

后来我大学搬市里校区了,偶尔我还是会逛菜市场,偶尔煮点菜。这附近有个菜市场,基本全是批发来卖的,最有印象的我买四分之一的鸡肉,有鸡腿,煮之后发现鸡腿并不好吃,我那时才发现,原来省里这鸡腿怎么跟家里的鸡腿那么不一样的,这里的鸡腿煮熟肉不粘骨头,能整块肉跟骨头剥离出来,而且肉是没肉香味,肉感觉是柴的没弹性,并不像家里的鸡腿,肉香,而且紧贴骨头,特别是肉一绺一绺的,非常有弹性。我还买过鸭肉,也是那时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省里菜市场卖的鸭肉居然皮有肥的,因为从小在家吃的鸭肉皮是没有肥的。

学校附近有个批发市场,在省里比较出名,那里比较便宜,批发的菜或者水果特别多,不过也很少去。

再后来准备毕业了,我随朋友去过另外一个靠近市里的菜市场,这个也是基本是批发菜卖的,不过很有印象的是,那个板栗,那时卖3元一斤,已经剥皮的,没剥皮的又便宜点,那时的板栗很新鲜。只记得那次的排骨板栗真的很好吃,其他倒是不记得了。后来我在县城或者乡镇,想买剥皮的板栗,也不是没有,就是超市包装好的剥皮的,没那么新鲜,颜色也没有那时在省里菜市场买的那么新鲜和美味,价格也没那么便宜,所以我就再也没吃到过那么美味的排骨板栗了。

省里靠近大学的超市这两年去买,比县城的贵很多,苹果、火龙果、哈密瓜等等,逼近到10元一斤左右了,甚至更高。

毕业后回到县城,我买鸭肉,这回,惊讶县城的鸭肉皮也是肥的。那在乡镇呢?也变了,鸭肉皮还是肥的。这回吃家里养的鸭吧,失望,家里的鸭皮也是肥的,连鸡的肥油也不少,主要公公喂多了玉米,导致肥油多。我倒是想念我妈以前在老家养的鸭,每天去河水里洗澡的鸭,炒出来的肉是非常美味的,而且鸭皮是没有一点肥的,从小到上大学我真是吃鸭肉没吃过鸭皮是肥的,也许高中的食堂吃鸭肉的次数真想不起来,我啥时吃过高中食堂的鸭肉了?

乡镇的菜也不便宜,我妈家乡镇,被称“小香港”,物价不便宜,老妈说乡镇的很多东西比县城还贵。

乡镇的超市讲究大且经常搞活动,才能占据市场。老爸所在职的就是乡镇最大的超市,前些年,超市盈利不错,超市还组织去旅游烧烤,老爸可高兴了,这把年纪都没得怎么去旅游,满脸都是笑容。不过因为疫情,超市今年开始已经比以往惨淡些。我一个在乡镇农村生活的同学,她说,以往,经常喜欢晚上跟老公出来逛超市,一逛每晚都是至少花七八十,每天是存不了多少钱的,现在不同了,很少逛超市了,不敢再花费那么多了。嫂子也是很少去超市购物,钱包里存款不多,能省则省。

婆婆家在农村里,附近的乡镇菜市场都不成气候,就简单几家卖,而且全是批货卖,加上婆婆不太喜欢肉搭配素菜,加上可以网购买菜,所以她几乎很少去镇上买菜。农村里也比以前方便了,有团购菜,是社区团购找村里商铺,村民可根据固定商铺发的网上购物链接,就像淘宝购物,每天会有固定工作人员把村民网上买的菜放在村里商铺,村民随时到固定点可以拿,村民就可以不限定于吃自家种的蔬菜或养的鸡鸭肉。我们村,也会每天早上有人走村卖猪肉的,猪肉就比较新鲜,早上走村卖包子的,和白天卖蔬菜的,卖蔬菜的没那么新鲜,是批发过来卖的,价格跟外面超市卖的差不多,但比外面市场卖的色泽差很多。

你所住地方的菜市场怎么样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