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GB/T 40851-2021食用调和油新标准6月即将实施!
发布于 2022-05-18 15:35
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即将实施,让我们看看食用调和油的定义、相关标准、新标准解读和选购事项吧~
调和油,顾名思义,就是几种(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许多人对调和油有误解,认为调配的一定是不好的。
掺的一定不好吗? ——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经过科学配比的调和油可以提高油的营养价值和使用性能[1]。
cr:freepik
食用调和油作为一种的弥补单品种植物油营养单一的食用油品种,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我国消费者的厚爱。但由于食用调和油在今年之前没有统一实施的国家标准,使得食用调和油的原料、生产、市场难以监控,应验了“油掺油鬼都愁”老话。据《食用调和油》编制说明(2019年征求意见稿),食用调和油市场主要品质问题:
1. 采用廉价原料随意勾兑现象比较普遍;
2. 食用调和油标签的标识混乱,不真实标注配料,名称与内容不符等∶
3. 由于各种植物油混合后很难识别,造成质量监管漏洞,影响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食品安全。
现行《食用调和油》(SB/T10292-1998)标准是原国内贸易部1998年颁布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没有对产品的原料油含量(比例)或各种脂肪酸组成标识作出明确规定。而2018年12月底实施的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已明确“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为了保证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品质,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1月26日发布了GB/T 40851-2021 《食用调和油》。
该标准从2005年立项起草经过16年来反复修改及多次征求意见,终于正式发布,并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从标准内容来看,新发布的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是十分严格的。GB/T 40851-2021 《食用调和油》与国家对植物油(或食用动物油)的强制性标准无矛盾和冲突,符合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101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的要求,也引用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和 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等多项强制性标准。
在原料方面,食用调和油中作为原料的单品种食用植物油应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另外,GB/T 40851-2021 《食用调和油》在质量要求中增加了“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指标,并要求企业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留存生产所用的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和对应加工的食用调和油样品,为市场流通的食用调和油商品组分真实性判定提供佐证。
比例一致性 proportion consistency
本产品测定的脂肪酸组成与按产品标识的单品种食用植物油配方比例计算获得的理论(或制备的实验室样品测定)的脂肪酸组成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在质量指标方面,新标准与现行单品种植物油产品的国家标准质量指标基本一致。新标准规定,食用调和油的质量要求不再分类别或等级,设置气味、滋味、透明度、色泽、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酸价、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反式脂肪酸和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等指标。
据《食用调和油》编制说明(2019年征求意见稿),目前比例一致性检验没有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但是这个指标是评价食用调和油追溯的关键指标,因此,按照食用调和油商品所标识的比例,规范实验室样品的制备,引用GB 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中归一化法检验,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 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检验方法。
在标签方面,GB/T 40851与GB 2716的要求基本一致。新标准规定,食用调和油的产品名称只能标识为“食用调和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名称不得更改。新标准还规定包装产品和散装产品还应在包装或随行文件上标识下列内容:各种食用原料油的名称和比例,食用原料油标识允许相对误差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标准等解读材料执行,即当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许相对误差为±10%;对于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许相对误差为±5%(除食用植物调和油之外的其他食用调和油参照执行)。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食用原料油中,只要有一种油是采用转基因油料生产的食用油,就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标签中标识。
关于转基因原料的标示可见往期内容:
案例 || 用转基因大豆油作原料?注意这些标示要求!
总的来看,新标准的贯彻实施将有利于规范食用调和油市场,提高食用调和油食用安全和营养水平,指导企业生产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将推动我国食用调和油产业化科技水平的提高,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检提示
中检小编提示食用油经营与生产企业,应注意加强对食用调和油产品的原料把控和食品标签的设计与审核,确保标签的真实性、符合性。关于食用调和油产品检测的更多内容欢迎来电咨询:0371-55196908!
The End
[1]来自:福建市场监管 食品安全科普系列丨说说调和油
标准解读仅供交流学习,以标准原文为准,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全文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期热文TOP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