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为何不加宽,都是3.5米宽?好消息来了,以后一律要改

发布于 2022-05-18 15:30

↑ ↑ ↑ ,我们 
近几年来相关部门为了推进农村地区稳定发展,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为了让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之所以经济不发达,居民生活质量较差,交通问题是主因。

在我国有这样一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其实民众也已经意识到如果想要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有完善且便利的交通条件,否则只会阻碍整体的经济进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许多农村地区的公路也已经顺利建成,但是宽度却仅仅只有3.5米,为何不将道路修建得更宽阔一些,未来农村的公路又会不会进行改革呢?
一、 回望发展历程
实际上农村公路和城市公路的建设都有着相应的标准,而农村公路建设要求是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施工的,并不是随意建设的。我国为保证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从1979年开始便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正式为农村的交通注入一份全新的力量。

我国的修路持续了23年的时间,直到2002年时农村的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了133.7万公里,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组数据,从这组数据当中我们能够充分的看出相关部门一直都在尽自己所能地为老百姓做实事做贡献,哪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从来不会轻言放弃。
但是到2002年底,修路事业也并没有画上一个句号,我国的修路工程一直都在持续性发展,2003年修路工程开始进行分区域施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努力完成三通标准。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公路建设依然稳步前进,为了能够让农村老百姓享受到便利的交通,我国拿出了将近2000亿的投资。

什么叫做中国速度?什么叫做中国质量?在为农村老百姓修路的这几十年历程当中,相关部门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两个问题。其实基本上农村地区的公路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都已经全部完成,所有的公路都是按照标准建设的,所以路况都为3.5米。
二、 为何不拓宽
其实很多人对农村的公路宽度也存在着疑惑,为何不将宽度扩大一些?实际上在修建公路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实际的因素,不能异想天开,修建道路并不是一句话就能够完成的,要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当地的经济是否允许、地质条件又是否能够进行修路,这些因素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都需要进行考虑。

公路在建成之后还需要定期地进行养护和勘察,如果发现出现问题还要及时地进行修复,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耗费一定的资金和成本。事实上农村本身就存在着发展不充足经济落后的状况,对于个别乡村来说,后续的维护成本足以让他们感到焦虑。
所以在修路之前,我们要考虑一下农村当前的状况是否需要修建太过于宽阔的马路,如果没有硬性要求,就完全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资金,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能够节省下一大笔后续保养的费用。
首先我们要考虑农村当中的人口状况,基本上大部分的年轻劳动力都会选择去城市当中进行工作,而在农村当中留下的往往是老人和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村不会出现大型的交通工具,所以公路的宽度只要能够满足于轿车的通行就足矣。
我们经常能够在网络上面看到一些图片,农民在秋收之后为了晾晒粮食会寻找一块平整的土地,而马路便成为了首选,实际上这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此现象当中我们也就能够看出,存在着公路闲置的状况,所以公路的修建只要适当就好,过犹不及。

在城市当中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所以对公路的要求较高利用率也非常高。但是反观农村地区,公路的修建最重要的目的是想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出现尘土飞扬的状况,公路真正的使用率是非常低的。
的确,3.5米宽度的农村道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其进行改造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之上,也同样认为想要推动乡村振兴,就必须要注重于交通的发展,所以未来的农村公路将有可能会再一次面临转变,尽可能地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
当年为了能够让农民的生活快速得到改善,于是便推行修路政策,但是我们的资金、人力各个方面的条件也是比较有限的,只能选择建成3.5米宽度的公路。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老百姓也有了一定的资产,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完全可以推倒重建。

 喜欢的,请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