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期【警声心语】(原创)与食物和解
发布于 2022-05-19 08:24
与食物和解
2022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在压抑、焦虑、生气、无聊的时候会吃下更多的食物?
明明已经吃饱,却总想再吃一点东西?
在饥饿的时候对食物有特殊的偏好,比如蛋糕、啤酒或者炸鸡?
在某个任务完成后,会用食物来奖励自己?
进食以后,会陷入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感、抑郁感、内疚感、厌恶感……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那么你可能的确存在着情绪化进食的问题。
依据学界定义,情绪化进食是“个体应对负面情绪的不良策略, 是一种饮食失调的行为。”与生理性饥饿诱导下的进食不同,情绪性饥饿更容易使人暴饮暴食。
为什么我们与食物的关系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会陷入情绪性进食?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从来不会消失,他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他们会以更加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正是这些未被妥善释放的情绪,往往使人坠入更严重的焦虑、抑郁之中。为了麻痹感官,驱赶情绪,很多人选择通过食物产生的多巴胺来暂时安抚脆弱的神经。这时候,吃下去的食物,似乎不再只是食物,而更像是抚平情绪的解药。但情绪化暴食,却会使负面情绪升级,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Ilona Kajokiene 在TED的演讲中提出,进食障碍都跟情感有关。每个人情绪体验不同,对不同情感的敏感性也有差异。研究表明,常见的触发暴饮暴食的负面情绪有五种:无聊、焦虑、抑郁、悲伤、紧张。有些人可能在无聊的时候容易情绪化进食,而有些人对于焦虑、紧张没有抵抗力。
认知行为心理学ABC模型,是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认知方式。像记日记一样,记录:A 诱发事件、 B 认知、 C 情绪以及行为。情绪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当积累了一定的数据,便能了解到哪种情绪更容易使自己陷入情绪化进食,从而有效地对症下药。
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盖伊·温奇曾说过:“当你处在情绪痛苦时,就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要有情感上的同理。”
✦
愿你能够重建与食物的关系,重新找回饮食自由,与食物和解,与消极情绪和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 编 辑 :丁 文 俊
执行总编:程 亮
文字总编:寇 红
文字顾问:张 黎 明
摄影指导:李 军
组稿编辑:李研 王艺润
排版编辑:张 展 玮
齐鲁警心
投稿邮箱:qljx15@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