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分钟就唱10来个字的戏曲有人听?

发布于 2022-05-19 10:17

先上个老郭家的段子:

谦哥爸爸领他去听古典乐,小提琴独奏半天,特别好,全场特别安静,十分钟之后他爸爸站起来了。说“这孙子还没锯开”

这个段子说明了啥?隔行如隔山呀!

关于戏曲,有年轻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以前的戏曲,花一分多钟就唱了10来个字,等得我心都燥起来了,为什么以前的人还这么喜欢听?”

我作为一位还不算资深戏迷,结合自己的体会,感觉应该从以下几个点来分析,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给广大的对欣赏戏曲还没认知的朋友一点启示。

看戏是“社恐”莫入的活动

看戏是娱乐圈“追星”的鼻祖

很多影视剧里都会看到,戏迷中有很多是为了那些自己青睐的戏曲演员而来,花千金博“偶像”一笑者多了去了。这可是最早的娱乐圈“追星”的鼻祖了。

榜一花旦:

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清风习习透裳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梅兰芳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榜二小生:

儒雅倜傥、秀逸飞动。站如亭亭玉树,行如风送落叶。

叶盛兰 (图片来自互联网)

榜三花脸:

“花脸要美不要媚”“旦起净落”。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犷、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如“曹操”。

概述图(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榜四丑角:

“千斤话四两唱”插科打诨,亦庄亦谐,幽默滑稽、自然成趣。

朱世慧(照片来源:戏曲宝)

看戏也是听“戏韵”的妙音之处

戏曲除了身段、颜值的表现外,更多的是唱腔和念白对观众听觉神经的一种刺激和满足。这就叫“韵味”。

戏曲唱腔里最难欣赏的是啥?是“散板”和“摇板”

因为它“没有节奏!没有节奏!没有节奏!”

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乐理,最基本的就是节奏、拍子,什么四二拍、四三拍。哪怕我们写作文,老师也会告诉你,要照顾情节节奏。你敢想象“天王天后”们唱歌没有节奏吗?

但是在戏曲里的“散板”和“摇板”,节奏啥的,根本不重要,第一重要的是演唱者的情绪。所以听戏必须跟上演员的情绪来体会其中之“妙音”。

搞懂了以上三点,也许你就能知道“花一分多钟就唱了10来个字”的戏曲“慢得燥”与现代的“一分钟唱100来个字”说唱“快得烦”之间的区别了。

你爱听戏的理由是什么?欢迎留言探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