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学数学还是学AMC?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该如何选择数学这门课?

发布于 2022-05-19 23:24


内卷加剧的时代,

我们要不要考AMC?




前几年,大家都在保GPA、冲标化的道路上一往直前,在鸡娃的大背景下,分数不断上涨,对于美高及一线城市的学生来说,托福115+以及SAT1550+基本成为了名校学生标配。


后来,家长们发现高GPA+高标化的背景已经不足以够到名校的门槛了;这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了各大竞赛上,数学作为基本学科,AMC就自然而然受到留学圈的追捧,甚至后来连体制内的学生也来参加AMC(这个我觉得是完全没道理,双减大背景下,国内竞赛被疯狂叫停,但是你考AMC对申请国内大学一点用也没有),这无疑使得这项赛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从美国顶尖夏令营ROSS的录取,就可看出竞争的惨烈:前几年,我们有学生AMC甚至没到晋级线,有建模比赛的奖项、admission test完成得很好的情况就可以被录取;再到去年,AMC高分+建模大奖才可以被录取,差一点的话就需要在别的方向有些亮点(比如usaco);再到今年,USAJMO+建模奖项也只能乖乖躺在waitlist。申请是一门玄学,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但是,从ROSS的录取完全可以看出:太卷,最后惨败的是自己。


当然,有人会说,哪有什么内卷?努力不是很好嘛?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方向以及对自己的把握。当大家都在努力学习AMC的时候,我想问一下,你真的是为了AMC而在AMC;还是说为了学好数学,为了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


● 作为一名从业数学及应用数学竞赛多年的老师,培养了大量的数学学生,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对学生做一个分类,以及建议如何学数学,包括基础数学、竞赛数学以及应用数学,而不仅仅是学AMC。


01
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

首先这条路径对于学生的数学要求是最强的。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亚裔理工男”背景的学员,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同学A

AMC 121.5+AIME 6,USACO铂金;HiMCM获得O奖,但没有继续进行接下来的IMMC;ROSS录取,但只有一年的学员经历;有数学科研经历,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奖项。USCB录取

同学B

AMC 117.5+AIME 13,晋级到USAMO,ROSS 学员+JC,优秀营员的,获得ROSS教授推荐信;HiMCM获得Honorable Mention,但是在后续的IMMC比赛拿到Finalist;规划了数学科研项目,获得老师的推荐信。芝加哥大学录取。


从成绩上看,A同学的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录取结果会差这么多呢?

虽然AMC成绩大致相同,但是同学B的AIME成绩接近于满分,考虑到AIME是数字作为最终答案,而不是选择题,这极大地排除了蒙对的情况,也更具有说服力。另外,虽然A同学在HiMCM拿到了O奖,但他并没有在数学建模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我相信如果A同学能继续打IMMC,并且尝试打大学生建模比赛(MCM),再加上USACO铂金的成绩,这就可以把学生数学+计算机硬的背景非常好地结合起来,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会大有不同。

“申请要有主要形象和完整性,最好要能看出学生自己curious探索的感觉。”

从上述两位同学的对比,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申请主线要清晰,要枝繁叶茂。

那么如果目标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在数学竞赛以及数学建模竞赛中要拿到什么样的成绩呢?

首先建议目标名校的学员尽量奔着USAMO的分数来考,如果AMC出现失误,也尽可能在AIME中取得高分,另外也可参加ARML等其他赛事,丰富自己数竞的Profile。

USAMO的qualifier基本上在AMC12 120+以及AIME10+的分数,每年人数在250人左右(USAJMO每年也差不多250人左右),相比于每年AMC的考试人数在几十万人之巨,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学习上来讲,这时候仅靠刷AMC部分的真题已经远远解决不了这一问题了,需要从国内数竞生的路线(也就是高联难度),系统学习数学竞赛体系,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另外,对于夏校的申请,我们建议从低级别开始,逐年加大夏校难度,要形成阶梯性。当然,这里是配合其他竞赛同步阶梯上升的。


数学建模可以遵循下述的竞赛的路径打起,也可以确保优异成绩的基础上,体现出完整的申请主线与探索性成长过程。

(初中与高中规划不同,具体可添加老师咨询)

数学建模是一种科研型数学赛事,属于应用数学类赛事。相较于AMC这种纯做题的比赛而言,数学建模有着巨大的申请优势与含金量。


数学建模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团队在限定时间内解决,并撰写一篇20-25页的学术文章,例如,去年HiMCM和IMMC的题目分别为“预测米德湖干旱发展趋势以及提出解决方案”和“航空登机策略对最终登机时间的优化问题”。它完美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teamwork、contribution等价值观,并最终产出为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所以在这一类比赛中,既可以体现你的数学(做题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可以体现你的学术水平。


在给学生规划申请主线的时候,会在数学建模比赛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所处community的一些问题,利用所学的数学建模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得到更高层次的学术项目产出。(进一步体现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1年HiMCM/MidMCM题目

从数据来看,HiMCM去年参赛队伍705支,其中美国队伍210支,再从其中选拔两支队伍代表美国参加国际评审,类比于数学上的IMO国际奥林匹克(高门槛与竞争性可见一斑)。

有幸的是,我们今年的队伍恰为其一。(在HiMCM、IMMC等各大建模赛事上,我们每年均有O奖及大量高级别奖项产出,即:top1%)


02
物理,计算机,工程、环科类等学科方向

这一类的学生属于我们口中的“理工生”,也需要有很强的数学背景,但是相较于上一类的学生而言,不仅仅需要数学能力的证明,还需要在相关方向体验出自己的实力,例如申请计算机的需要参加USACO,申请物理的需要参加F=ma、物理碗、BPhO等(F=ma只对美高学生开放,是美国选拔奥林匹克国家队的初阶比赛,类比于AMC,含金量远高于物理碗

物理相关竞赛


对于这些方向的学生,AMC12建议考到100-110的分数,AIME6-8分左右即可(这里给出的是理想分数,如果达不到这个成绩,在别的方向上有补充证明也可以),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数学竞赛上,可以节省时间在其他的学科竞赛。在备考AMC中,应把握自身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把短板部分补上来,加强做一些竞赛技巧的强化练习,即可达到目标。数学建模方面,也是强烈建议参加的,因为这些专业与数学紧密结合,属于典型的数学应用各个学科的例子。在建模的过程中,建议选择与申请方向相关的课题。例如去年IMMC的比赛两道题目为“讨论区块链技术与商业联盟的影响”以及“元宇宙建造香港”,分别为经济领域与计算机领域课题,学生在选题的时候完全可以考虑与自身申请的匹配度。

另外,在此基础上,由于其他学科竞赛名目不多,需要科研项目来去丰富我们的申请材料。比如计算机方向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参加丘成桐中学科学奖、ISEF等学术比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与ISEF是高中生TOP级科技创新类赛事


03
经济、金融类方向

在当前交叉学科的大背景下,数学+经济、计算机+金融(量化)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方向,像经济学中的拍卖、定价等模型中均有大量的数学影子。因此,这些方向的学生对数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硕士阶段计划读金融工程,毕业搞量化工作,那就需要很强的数学+计算机背景。

对于这一类学生而言,建议学生根据基础,选择数学竞赛类课程,扎实课内学习,结合课内课程+竞赛延申,目标考到AMC 90+分数(至少达到AIME晋级线),AIME尽可能考得高一些。然后完成其它学科类比赛(如经济学的、金融投资类的)。


对于数学建模,建议学生选择偏经济类的题目,并且在后续的科研活动中,做数学+经济学的或者计算机+金融相关方向的课题研究。

         



04
社科等偏人文类方向

这个方向的学生不建议学习AMC等数学竞赛,但是可以在学习课内数学的同时进行偏数学竞赛或者应用数学的延申。

另外,这类学员如果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非常建议参加数学建模类比赛,因为建模比赛是团队的,拿到的奖也是4个人均有份的,所以建模比赛过程如果能担任好写作的任务,从申请材料上来看,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对自己学术严谨性及数学应用思维的补充,让招生官看到你文理兼修的一面。上述的A同学,他是HiMCM比赛过程中的大腿,但是他的申请结果远没有他的女生队友好,就是女生队友申请的方向是对数学要求没那么高,但是这个O奖有极大地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奖项。(试想,一群社科论文背景的情况下,你有一篇数学建模的论文,是不是会给招生官眼前一亮的感觉

05
低龄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最后对于低龄组学生,建议如何学习数学呢?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夯实数学基础+引导个人兴趣为主。去年开始COMAP跟IMMC陆续开启数学建模初中组的比赛,把建模的战火烧到了低龄组的比赛。

所以对于6-8年级这部分学生来讲,可以系统地学习国内小学奥数+初中联赛的知识。既可以培养数学思维,也可以提前了解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从AMC8打起,培养不畏难,敢于挑战的品格。另外,初中建模(MiDMCM)作为低龄组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方向的一个比赛。在备赛过程中,可以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编程、写作等技巧;并在比赛过程中,学会挑战自我,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及乐趣,这些都是做题所达不到的效果。另外,美高申请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剧,AMC8+USACO也基本成了标配,那么在招生官面前,你有数学建模的论文,是不是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

从数据上看,去年MidMCM参赛队伍54支,IMMC初中也差不多数量,每支队伍最多四人,也就是一共只有400个学生有数学建模参赛背景,相较于每年AMC大量考生,建模比赛的高门槛可见一斑。


LinCol数学竞赛课程体系

Level 1 - 课内数学+竞赛延申:个性化定制课程,根据学生每周课内数学学习内容,系统地巩固这周所学知识,补充国内数学练习,在此基础上补充AMC部分习题。既保证了课程GPA,也不会与数学竞赛相脱节(尤其针对国际学校和美高生,按国内体制数学教育尤为重要)。


Level 2 - 数竞基础班:分为代数/几何/组合数学/数论四大板块,从基础到竞赛系统讲解,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板块的课程。


Level 3 - 数竞高阶课:对于有高分需要的学员,我们会根据板块,按国内联赛的课程难度教学,配合难题讲解,力保学生达到USAMO的水平。



LinCol数学建模体系

暑期课程及相关项目火热招募中
更多详情请添加教务获取


06
数学专业与交叉学科申请规划



讲座简介
  • “亚裔理工男”BUFF加身,是什么让他被芝加哥大学(数学/经济)录取?

  • 现在还能靠AMC一招鲜吗?还指望AMC晋级就可以帮你横扫名校吗?

  • 除了AMC,还有哪些竞赛与活动助你一臂之力?

  • 数学专业与交叉学科申请规划(竞赛与科研方向)

  • 文科生一定不学数学吗?除了数学竞赛之外,还有哪些可以体现文科生数学能力的东西吗?



-LinCol 福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