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名校中的“寒门学子”:为何逆袭如此艰难?

发布于 2022-05-20 08:55

中国有句老话:“寒门难出贵子”,去年高考刷屏的北大“感谢贫穷”女孩王心怡的故事之所以让人触动,也是因为它触动了无数寒门学子家长的内心:原来寒门学子也有考取名校、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很多人没有告诉你的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考取名校仅仅是向上攀登的第一步,未来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会更加艰难。就像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白雪公主和王子最终都会结婚,但结婚之后的日子没人会告诉你。寒门学子进入名校之后如何呢?可能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国内的高校是学生升学的主要途径,也基本是寒门学子升入名校的唯一机会。真正通过竞赛生、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拿到名额的寒门学子少之又少,原因就是不管哪一项的费用都不是这些家庭可以承担的。而由于名校裸分考生录取比例的逐年走低,也造成了国内重点大学中寒门学子几乎绝迹的现象。高校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推出了各类的寒门学子资助计划,让这些低收入、高学术表现的孩子也有考取名校的机会。但对于庞大的底层家庭来说,真正能享受到这项福利的少之又少。和国外名校一样,国内的名牌大学也逐渐成为了国内精英家庭孩子的特权。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底层家庭中的孩子,到了名校会存在种种问题和挑战。

挑战1:无法融入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阶层的符号都无处不在——从你穿的衣服,一直到你说话的样子”。对于这些寒门学子来说,步入美丽的大学似乎更像是一场梦。尤其是看到周围光鲜亮丽的同学,自卑是难免的。别人看待你异样的眼光,可能会让你意识到:我可能不属于这个地方。小杨来自于甘肃的一个农村,父母终身务农,基本没有任何积蓄。他从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读书。当他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之后热泪盈眶:“终于可以不用再向父母那样受苦了。”但真正进入清华大学之后,其内心的焦虑和失落却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在整个的大一和大二,小杨在课堂上很少开口,就是担心其带着浓重的乡音的普通话老师和同学听不懂,自己很尴尬。同时伴随他的还是经济问题,在别的同学吃穿用都是名牌的时候,他几乎很难交到朋友,别人看一场电影的费用可能会是他几天的生活费。别人在谈论名牌衣服或者国外度假的时候,他几乎张不开嘴,因为那离他的生活太远了。那些家境富裕孩子谈论的话题也许意识不到,这类话题会伤到别人的自尊心。

挑战2:贫困问题

对于那些考取名校的寒门学子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贫困问题。贫困问题并不是指生活上的贫困,毕竟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解决。贫困指的是文化上的冲击,你要清晰的认识到:你和别人的起点是不同的。尤其是毕业就业的时候,当别的同学都回到父母创办的公司或者家里已经安排出国的时候,自己受到的冲击会更加强烈。名校中的大部分孩子都依靠自己的家庭资源获得更多的机会,甚至从个人表现来看,富裕家庭中的孩子甚至更优,他们往往会表现的更加从容。而那些寒门学子,普遍面临着的问题就是不自信。他们没有机会去看到上层社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规划。这也导致了很多名校毕业生第一选择是多赚钱,而不是自身的发展。

挑战3:原生家庭

在多数富裕家庭孩子无忧无虑享受家庭带来福利的时候,这些寒门学子时时刻刻想的是怎么去反哺自己的父母。从小学到大学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对于寒门学子而言,家庭持续的教育投入早就不堪重负。这些寒门学子毕业之后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凤凰男”,意寓着鸡窝里飞出个金凤凰,但这个社会中对凤凰男并不友好。与此同时,这些寒门家庭的孩子在对待原生家庭上也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感激父母能将自己培养出来,另一方面却因为没人给自己提供更好的资源而不可避免的埋怨。在父母眼里,这些寒门子弟已经成为了真正有出息的人,但对这个身份还缺乏认同。就读名校的机会让这些寒门学子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这也是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这些寒门学子最初可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漂亮的校园,然而最后他们可能也会意识到:自己应该也不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名校的教育将他们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他们已经很难再融入原来的家庭了。

“寒门贵子”怎样才能逆袭?

对于这些名校的寒门学子而言,想最终逆袭确实十分艰难。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是否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什么,接受自己的身份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要学会寻求帮助。对于家境富裕的孩子来说,寻求别人帮助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因为自己拥有使用这些资源的权利。而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他们更喜欢单打独斗。这也是他们自身的经历造成的,从小就习惯了凡事靠自己,家庭很难提供助力。寒门学子想完成逆袭,改变自身才是唯一的机会。大学四年,是自己圆梦的机会,也祝愿这些寒门子弟们未来越过越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