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降低安抚等级?为什么不要一直抱走摇?如何哄睡最适宜?

发布于 2022-05-20 09:46




为什么大人习惯抱走摇,因为我们祖先最初跟其他动物一样,随时要面对怪兽敌对的侵袭,所以,宝宝经常会跟着妈妈仓皇逃生。一旦妈妈带着宝宝走起来,甚至跑动起来,宝宝就知道要保持安静,身体自动启动镇静模式,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甚至闭眼睡觉。这也是抱走摇可以安抚宝宝哄睡宝宝的原因。


所以,我们身体还会有这种基因,孩子哭闹,不由得站起来走动,跑动,本能的动作想让宝宝安静下来。所以最开始我们很多家庭会出现抱走摇,这种比较高强度的安抚方式。


但是这仅仅是远古时代的一些做法,是一些本能的残留。



我的大宝那会就是这样,抱走摇很辛苦,累的手的不行了,其实,还要因为我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不了解如何更好的安抚孩子,不知道到底如何掌握这个度。

但是怀小宝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睡眠咨询师的课程,所以会了解很多的睡眠知识技巧。

记得有次阿姨哄睡也想站起来抱走摇,我拦住了,只是用4s就很快安抚入睡了。所以,抱走摇很多时候并不是宝宝必须的安抚方式,而是妈妈本能的因为宝宝哭闹,而启动的,因焦虑紧张而想赶紧止哭的方式。写这样的哄睡方式,因为宝宝的感受是在仓皇而逃,所以睡眠连续性也不好,也睡不沉。


而且抱走摇高强度安抚,妈妈真的很辛苦,我记得生完小宝整个胳膊疼了好几个月,拿东西都费劲,更不用说抱孩子了。多数妈妈产后本来身体就虚弱,气虚血虚睡眠也不好,身体状况差,偶尔抱走摇可以,一直持续几天甚至数月真的很难坚持不长远,我们前期如果给宝宝养成抱走摇的习惯,妈妈也苦苦挣扎难以继续,就不会享受养育过程,只会感觉带宝宝很痛苦,想逃离。

更重要的是,过度地抱哄会分散宝宝注意力,让宝宝没有机会去感觉自己哪里不舒服,也失去了练习调整呼吸、慢慢平静下来的机会,失去了大脑自我安抚的机会,长此以往不利于宝宝感知觉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最后,就真的成为了「不哄不抱就哭闹」的宝宝,容易依赖大人来解决一切负面情绪

西尔斯在《亲密育儿百科》中有这样一句话:
“把握平衡与界限——给宝宝所有他需要的,并非所有他想要的”。所以凡是都讲究个度。

我的宝宝睡眠观就是帮助式引导。人都有两面性,有动物性兽性的一面,比如馋和懒,有神性圣性的一面,比如关爱,善心,互帮互助。所以一些本能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完全好的,完全我们去接纳和吸收的。抱走摇哄睡,其实是告诉宝宝周围危险,不要出声,赶紧安静下来,我觉得这不是现在的孩子们需要的安抚方式。

而是应该接纳宝宝的情绪,并引导宝宝的行为。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刚来到这个世界很害怕,很恐惧,所以一直哭闹,但是妈妈跟你说,现在的环境很好,你很安全,而且妈妈也会一直陪伴着你,一直都在你身边,宝宝乖不怕不怕。

4s就是比较好的安抚方式,行为引导模式。到了睡觉时间,拉长窗帘,适当包裹宝宝,然后妈妈静坐竖抱起来,拍动宝宝后背,嘴里发出嘘嘘声,整个过程妈妈始终沉着冷静,有节奏地拍动,给宝宝传递一种安全,一种平静,一种呵护,即使宝宝哭闹很厉害,妈妈依然稳住,不被宝宝哭声带走,而是加大声音,啊啊,盖过宝宝哭声,主动控制整个局面,而不是被宝宝的哭声焦虑到本能的开始抱走摇。宝宝大脑里面不能同时存在三中东西,在感受到拍动,听到妈妈声音,慢慢就安静下来,不再哭闹,进入睡眠。

这种的哄睡既是在帮助引导宝宝适应子宫以后新世界的生活,也能适当减轻产后妈妈哄睡的辛苦,所以是我特别推荐的哄睡方式。以后可以再慢慢降低安抚等级,在宝宝迷糊的时候尝试放床,给宝宝一定的空间,自我安抚,帮助他启动自己的能力睡好觉,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妈妈耐心引导,具体有视频。加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