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正常人》——在爱无能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爱情?

发布于 2022-05-20 12:17


无论在哪个时代,“爱情”都在被不断地提起。

刘擎在《角落的夜晚》上说,

他认为:“当人进入浪漫的爱情,得到的是彻底的、无限的、最高的承认,被爱意味着你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了最高的认可。这是在金钱、事业上都无法得到。”



爱情,是上天给凡人的恩宠。


这句话,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Normal people》,
我这几年最喜欢的爱情小说,
作者萨莉•鲁尼是爱尔兰的90后作家,小说与同名电视剧在豆瓣上都在8分以上。
小说讲的是富家小姐与穷小子相爱的故事,一个不算新的故事模式,作者鲁尼加入了很多当代青年在自我寻找、亲密关系上所面临的问题。这本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佳亲密关系范本”的小说,它用玛丽安与康奈尔的故事展示了情感链接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也印证了刘擎教授所说的的话“爱情是上天给凡人的恩宠”。这种恩宠并不仅限于得到认可,它更强大的力量是它所带来的救赎与治愈性



一。家,为何会伤人?

在小说中一开始展示的是,高中时期的玛丽安与康奈尔。他们就读的学校如同所有的高中一样,将学生分为受欢迎的红人与不受欢迎的怪咖。

玛丽安聪明,漂亮,却属于怪咖的阵营,因为她不合群,独来独往,而且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康奈尔与她相反,他成绩好、运动好,又容易相处,是学校中受欢迎的一类。如果单从外界看来,他们好像是价值观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但随着小说进一步展开,你会发现事实与表象是不相符的。表面上的不同,是因为两人采取了不同的保护自己的方式,隐藏了真实的自己。

康奈尔,单亲家庭,母亲在17岁未婚先孕生下他,家里亲人有人坐牢,在世俗看来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康奈尔的家庭不是一个好人家。

玛丽安出生在一个外界认为的“好家庭”,父母工作体面,且富裕。但这个“好”需要打上引号。因为她的家庭内部是严重的父权制,父亲在世时,家暴她母亲,父亲去世后,哥哥家暴她。即便她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也不该承受这一切,她不断反抗着,但始终逃不开的是,她在最亲的人身上无法获得的爱,会让她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所以,她保护自己的方式是封闭自己,隔绝了一切伤害的源头,让自己真空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鲁尼通过玛丽安与康奈尔不同的行为模式,展示的是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个人性格塑造上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家庭环境,造成了康奈尔与玛丽安面对自己,面对世界不同的方式。

因为康奈尔太在乎外界的眼光,害怕同学知道,所以要求玛丽安对两人的关系保密。所以,在高中时期,两人的关系介乎于炮友与地下恋之间。很过分的一个要求,但玛丽安接受了。

小说用大段篇幅和场景描写了两人的性爱,其实是描写一个私密的空间,在性爱上面,两人也是和谐的,平等的。表达的是在私密环境内,康奈尔是自由的,是自己原本的样子,他可以轻易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可一旦进入到公众空间,比如在学校,康奈尔连话都不敢跟玛丽安说的。

书里有一段情节是,康奈尔为了维护玛丽安,得罪了小群体中的另一个女生,而受到群体的嘲弄。他完全承受不了,躲在洗手间几乎不能呼吸。无法合群,对出身并不好的康奈尔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可玛丽安在康奈尔的眼中是强大的。因为她对旁人有色的眼光视若无睹,始终有自己的方向。这是康奈尔做不到的。

只是这时康奈尔不知道玛丽安的强大的自我是如何练就。

小说中有一段剧是,在玛丽安上大学后,有一次回家,哥哥艾伦觉得她爱表现,抢了自己的风头,将洗碗池里的水浇到玛丽安头上。然而,目睹这一切妈妈丹尼丝,什么都没有做。在离家的车上,玛丽安质问妈妈,为什么视若无睹。妈妈冷漠地反问了一句“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在这样一个只服从父权/男权,而不论是非对错的家庭。作为女孩的玛丽安,是无论如何都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她只能转而向内探索,让自己拥有一个不会轻易被击溃的、顽固的自我,让自己不至于轻易地被原生家庭所吞噬了。



在小说中,玛丽安所遭受的伤害均来自她的家人,那么康奈尔就恰恰相反,他的压力来自于外界看待他的眼光,他的家庭内部始终是温暖、善良的,有正确的底线的。

在小说中,康奈尔因为害怕他人的眼光,决定不邀请玛丽安作为高中毕业舞会的舞伴,妈妈洛琳质问他,“you are fuck her”,她不断重复这一句话,提醒康奈尔,他与玛丽安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这个行为是错的,即便做出这个行为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无法改变这一行为的性质。


从这两段情节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两位母亲在教育孩子上的不同之处。洛琳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有“污点”的女人,她未婚先育,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在玛丽安家做清洁工作,但在儿子的举动明显伤害到其他人的时候,她用朴素的价值观引导康奈尔,做一个正直的人,承担了一个家长应有的责任。

反观,玛丽安的妈妈丹尼丝身为律师,受过高等教育,却成为父权制的帮凶,书里有一句话,“丹尼丝很早以前就认为男人可以对玛丽安施暴,从而表达自我”。在子女的教育上,被父权洗脑的母亲甚至连对错都没有办法教给孩子。

在我看来,作者鲁尼在这里也是反抗了一些既定的联系,比如,有钱与幸福之间,受过高等教育与精神独立之间,未必是百分之百,必然对等的联系。甚至受的教育越多,越会被社会规则而训化,从而遵守一些潜规则。


在高中结束的时候,玛丽安与康奈尔关系也结束了。

我们一开始爱人,或者被爱的方式来自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这种爱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但这种爱人的方式未必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会伤害到其他人的。如同康奈尔选择了一种伤人的方式对待玛丽安,而玛丽安接受了他如此对待自己。两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在一个平等的,足以相爱的天平上。

换句话说,在这一阶段,两人都没有能力,用更好的方式去爱,或者被爱。



二。伤口,会好的(玛丽安篇)。



康奈尔的家庭条件不好,是可以容易知晓的。但玛丽安家庭状况的“不好”,除非她说出口,否则外人很难知晓,包括康奈尔。但说出自己在家庭中遭受的伤害,等同摊开自己的伤口,这对玛丽安来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及对方给予到的安全感。


上大学后,康奈尔与玛丽安重遇了。

这时,两人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现实、独立的小社会中,彼此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高中时期被视作异类的玛丽安,她身上的优势开始显露,家境好,聪明,漂亮都是社交圈中能受到欢迎的标签,同样康奈尔缺钱、不善社交的窘迫也显露出来了。

在两人的社会发生对转后,又开始了一段地下情。没有勇气公开的依然是康奈尔,原因依然是外界的眼光,上一次是畏惧,这一次是自卑。康奈尔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玛丽安,所以不愿意在人前展露自己对玛丽安的爱意。避免分开的时候,自己会变得更加可悲。




康奈尔自卑,玛丽安敏感,两个人都没有坦诚地面对彼此,让这段恋情再次走向了终结。

当时,康奈尔兼职出了问题,付不起房租,却又因为自尊,没有办法提出搬去与玛丽安同住,所以提出想要说回家。但这话在玛丽安理解上,是康奈尔想分手了,所以问“那我们要见其他人了吗”。康奈尔答“或许吧”。

在旁观者看来,没谁说分手,但莫名其妙地都分手了。所以,关于分手,他们是有记忆偏差的。



分手后,两人身上最大的伤口也慢慢呈现出来。

玛丽安与吉米在一起的时候,她让自己处于灵魂真空的状态,开始有了SM的受虐倾向。在男权家庭下成长养成,不被爱,不被看见,无理由地被粗鲁地对待,让她觉得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该”。

她经受的只是不被爱的女孩们的“原罪”而已。


在瑞典的那段时间,玛丽安彻底放弃了自己,以一种寻求受辱的状态折磨着自己。

不过,这种状态,作为一个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大概是很难很难去理解。


精神动力学说认为,SM的成因是:


“受虐者在童年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影响了患者心理与性心理的发育,致使患者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焦虑”,受虐行为可以减轻这些“焦虑”,增强“自我凝聚力”,从而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


也就是说,可以将玛丽安的SM受虐倾向,是她在男权家庭下成长养成的受虐的、非正常情况下的感受,受辱类似于让她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手段。



但她是知道,这种需求是病态的。

所以,她能在其他异性面前展示,唯独不敢在康奈尔面前,她怕康奈尔接受不了她的病态。当她终于告诉康奈尔,她内心的状态时,仅仅是形容内心状态,并没有告诉康奈尔她对自己做了什么。

但康奈尔给到的回复,让玛丽安放弃了自我惩罚。


她对这样的自我惩罚说了“不”。

是康奈尔让她相信自己并非一文不值。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是:我们在童年经受的伤害,会形成一个伤口,这个伤口会在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中反复出现。这种出现其实是一个信号,想要被治愈的信号,但很多时候我们爱的人都不具备处理这种信号的能力,又或者说是自恋导致的,对他人感受的视若无睹。

但展示之后,被谅解,被抚慰了,伤口或许才能真正的结痂。

在玛丽安再一次承受家暴后,康奈尔从家里把她带了出来。这也预示着,玛丽安将从原生家庭的无价值感中脱离出来。


二。伤口,会好的(康奈尔篇)。

在整本小说中,玛丽安人格上的伤疤,她原生家庭对于她人格的损坏是明显的,而康奈尔,除了家庭环境带来的自卑外,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康奈尔人格上的伤疤,是在在高中同学罗伯自杀后才出现的。

一直以来,康奈尔都是孤僻而自卑的。这种自卑,让他不敢做自己,害怕失去所有人的喜欢。即便在高中时期,他跟玛丽安地下情的阶段,在一段貌似占主导地位的关系中,他依然是自卑的。

要说到,内心的顽强,玛丽安比康奈尔坚定很多,她只是没有人教她如何去爱,如何善良且温暖地对待自己。


而,康奈尔合群久了,他找不到自我了。

但他知道,玛丽安有。所以,他会跟玛丽安讨论自己内心的感受。


所以,在罗伯自杀后,康奈尔几乎是下意识地去找玛丽安。

如果不是玛丽安的出现,他走的那条路或许跟这位高中同学没什么差别,他也是一样自我意识模糊,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因此陷入深深的恐慌、痛苦、焦虑之中。

玛丽安就是拉他走出恐慌的药。


他当时交往的女友海伦无法进入他的世界,离开了。这段故事对海伦并不公平,她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她也帮不了他。


玛丽安知道原本的康奈尔是什么样的,他不必去伪装。


所以,在他抑郁的那段时间,允许玛丽安陪在身边。人愿意展示全部的自我,愿意展示自己软弱的一面,是基于自我感受到绝对的安全的前提下。



高中时,康奈尔填大学志愿,他选择律师。一份稳定、光鲜的职业,但他却说想象不到自己当律师的样子,是玛丽安劝康奈尔,填自己喜欢的文学。

一直以来,康奈尔为了合群,装作了其他男孩一样肤浅无知。只有玛丽安看到了真实一面的,被他自己隐藏的那一部分自己。可没有勇气去做这部分的自己。是玛丽安给了康奈尔勇气,去找寻真正的自我。


康奈尔和玛丽安因为彼此的出现,推翻了从前的自我认知,突破原本的自我框架,重建了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独立、更笃定、更完整,更健康。就像鲁尼在小说结尾写的那样,“这些年来,他们就像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围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歪,形成某种不同寻常的姿态。他们为彼此做了很多好事,让一种新的人生成为可能”。

“让一种新的人生成为可能”,这是我认为好的亲密关系,能给彼此最好的奖赏。

人最初的自我构建与生长环境是密不可分d的。我们对于自我最初认知来自身边人的评价,尤其是家人和朋友。也就意味着,最初的自我是由他人决定的。甚至为了寻求更多的认可,还需要不断满足他人的期待。

有时候,初期建立的“自我”是会伴随我们一生,但也有可以改变的契机,比如遇上一个人。

《正常人》这本小说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展示了一个人如何一步步地“疗愈”另一个人,途中或许用过错误的方式,但两人始终保持愿意休整的态度,让彼此的关系始终保持在一种成长的状态中,托着彼此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方向。这样的良性亲密关系,又或者说以成长的心态去面对亲密,是当代年轻人需要学习的。


四。结束。

这本小说名叫《normal people》,一开始中文译作《普通人》,后来改成了《正常人》。如果从内容上来说,小说的内容上的确有病态的心理状态,情绪病的探讨,类似于不正常(玛丽安给自己的定义)的人想要过普通的生活。


跟康奈尔在一起之后,玛丽安在康奈尔家过了一个普通的圣诞节,正常地吃饭,正常地玩游戏。

但这样的正常,对玛丽安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了。


小说的最后,康奈尔接到了一份来自纽约的offer,他决定去纽约,而玛丽安想留在都柏林,两人决定分开。

这一段是整本小说最好的部分之一。它写出了爱的另一种存在的形态,玛丽安与康奈尔都能感受得到对彼此的爱,却没有因为爱而委屈关系中的任何一个人。


对很多人来说,玛丽安与康奈尔经历了这么多才在一起,就这样分开也太遗憾了。可正因为两人经历了太多,能为对方做的事,他们都已经做了,爱的结果未必是要在一起,而是让对方去到更远的地方。

正如,鲁在结尾处所写的那样“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另一个人”。而这种改变并不是为了占有对方,而是为了让“他的人生在他面前展开,通向四面八方”。




2022.05.17(完)



小瓶笔记

看电影,读书,写字

一个充满偏见的私人领域。



“ 一个半自由写手

写自己想写之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