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还需要文史哲
发布于 2022-05-20 12:35
这一期是《人文科学导论》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我是十分推荐的,作为一部重要是教材,在理论层面上对人文科学进行了解析。读这本书虽然并不轻松,但是真的足够深邃,足够深刻,足够深沉。读完之后,我们会清醒很多。
自己许多思考都是得到了印证,也是得到了解惑,当然更多的是更深入的反思。
《人文科学导论》
第一章 人文学科:历史与现状
作为一本人文科学概论著作,自然要先介绍整个学科的发展史。从远古到当下,这本2002年出版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很好地贯通了发展脉络。从古典时代的自由七艺到现代和后现代,每一个思潮的起落,其在学术史上的前后关联和地位,在冷静严谨的语言里一一呈现,并对人文科学在当下的处境进行了论述。
刚好自己把《礼记•乐记》整理完了,突然想起来一些有趣的事。我们当下流行音乐的各种奔放和张扬的风格,浮躁而又夸张的氛围,不也正式对后现代的呼应么?不也正是我们现代人在很多情况下的精神困境的一种投射么?
如果说一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相对的稳态,那么在演进过程中做出变化的是什么呢?是人的思想还是社会现实?音乐可以反映时代,也可以影响人,那么是那些察觉到变化的音乐促使了人和世界变化还是人和世界的变化被音乐表现出来了呢?其实这和鸡生蛋蛋生鸡的自我扯皮几乎一样无意义,只是这个还是存在可以同步变化的可能性的。
人文科学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科学,无用之用,很多事还是要慢慢看,慢慢想,也许毕业的时候我再来看看就会觉得这些还是很幼稚,甚至自己会给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当然,有可能只需要一年,或者半年就够了。
第二章 人文科学的对象
和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人文科学的对象和自然科学对象之间的区分所表现出的历史性、相对性的、观念模式化的,也是局限的。主体性的人和客体的区分导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根本性区别,或者说这是两者区分的基础所在。有趣的是,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和时代的现代性发展,两者之间必然的冲突在当下就表现为内卷化等现代人的焦虑。这些问题其实最需要的是人文科学工作者来解决,但是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文科学的失声和缺席。在主题化的加强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偏移,主体性被扭曲成唯我主义、个人主义。人文理想,也就是未完全体对理想化的追求和人对环境的改造与理想化要求,这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人文科学的失落。虽然人文科学最终的意义就是让人来揭露其自身并使人成为人而意义不专属于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文科学似乎在当代缺位太久了,或许是我读书还是太少,对前沿把握不够到位,但是在这个不适合人文科学发展的后现代,人文科学似乎更需要站出来,而站出来本身不也就是人文科学的意义的外在表现么?
第三章 人文科学方法观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分野在方法论上最为明显。
“理解真理”作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观的核心性质,自我相关性、生活制约性、评价性、知意情一体化这些特征,决定了人文科学离不开主体性。人文科学在理解的同时,自然脱不了实践性。所以归结来看,人文科学亳不必要回避自己的主体差异性,我们应当承认自己的学科特点,我们是人的学问,我们为何要刻意学自然科学的数据化和公式化呢?与其机械地模仿,不如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习和参考一点逻辑上的方法,或者说有一点相关意识,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
理解、直觉、智慧、描述、个案性,这五个层面是人文科学的重要方法,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往往有误解。我们强调主体性的时候,势必会有人来指责这是一种私人化的、不科学的研究,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完成对“理解”“直觉”等概念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私人化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介入而非主体性地去把握,用数学上的概念叫换元换不换得全的问题。“换元要换全”,这是我高中数学老师嘱咐我做数学题的话,我现在想来,这在我们调用主体性去研究的时候也很重要:要完全带入相应处境而非只带入一部分的变量。当输入函数的变量不伦不类的时候,输出的结果自然也就会荒谬可笑了。所以主体性下的诸如“直觉”“描述”等方法实际上反而要求我们杜绝随意性,虽然我们可以包容差异性。
第四章 人文学科与教育学
由于社科大没有教育学这个专业(虽然有思政教育专业),一直以来,我对教育学的认识主要是个人主观看法。
尤西林先生在这里从最初的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教育的教育——师范教育的阐说,很大程度上破解了我的一些困惑。高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反思,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学习的目的,并认为理解了这些就可以应对高考。但是很有趣的是,我也许并没有思考明白这些问题,可是我确实高考考的不错。
回想自己从小学到高中求学经历,感觉自己似乎缺失了很多,但是在良师益友的帮助和父母的“娇惯”下,我一直能窥视更多更广阔的世界,虽然被规则多次毒打(当然我也薅了不少羊毛),但是依旧活蹦乱跳。也许我的人文教育并不系统,但是也让我受益匪多。
高考之下,也许应试需求会极大地削弱人文科学的地位,甚至让人文科学“应试化”“程式化”,但是我们一旦自己祛魅还原,也许做不到很好,但是也是可以一窥门户的。这时我更加感谢我高中时代的三位语文老师,他们的课堂让我在应试体制下得到了极多的人文素养教育,我感谢我的老师们,谢谢!
第五章 人文社会观
人文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只能依靠在具体的社会内容而进入主流话语体系,这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这也是我们为何常常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的最根本所在。
“家园危机”不仅仅是故乡乡愁的物质消失,也是旧有的模式在主体化日渐增强中逐步崩坏。就如爱情与婚姻中的献身性和神圣性的逐步淡出和退场,就是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表现。从个体与个体组建的家庭,到全球化浪潮中的本土文化,以及自然生态危机,私人心理的脆弱与不稳定,这一切,都是乡愁。精神的家园亟待构建,诗意栖居追求的使命与责任、友好与和睦、回溯与重建,这些和现代性之间的冲突并不能完美解决当下的困局,虽然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条出路。与此同时,文化振兴对文化主体本身是有要求的,也就是不能带有敌视他者的排他色彩,也就是说,求同存异,而不是互相拉踩。
现代团契在人文领域对人的精神的支持是一般的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所不能替代的,这也是人文科学存在的必要性。
而现在我们还要考虑的是主体性的相互性,也就是说,主体性是一个相互的概念,并非唯我的,而是互相视为主体的,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个自认为是主体的个体能做到的。也就是要建立“我-你”而非“我-它”。同时,要注意到,“仁”虽然和“我-你”有相似点,但是其基础之不同仍是要区别和在意的。一个是现代性的建构,一个是共同体及其伦理习惯。所谓古为今用就是在其对接关系上有所不同。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对抗,正是当今卷与躺的撕扯所在,一个是要怎样,一个是可以不怎样。
人文知识分子这一团体在当今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文知识分子不是去鼓吹胡侃各种名词、在众人面前故弄玄虚以博眼球的小丑,也不是卖漏洞百出的伪科学的营销家,更不是带有其他目的的别有用心的野心家。人文知识分子是“阐释并守护意义的人”,他们不限于专业,也不限于职业,是对公众的对话者,而不是布道的神父教主。人文知识分子是“载道”的,只有着深沉的社会担当和学科责任感的人,而非博眼球搞噱头的跳梁小丑。
第六章 人文自然观
生态学的兴起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这背后都是人文自然观的表现。现代化让自然仆从于人类,而人文自然观则是对其进行反问:这是合适的吗?
人文自然观下的生态学的进步显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文自然观在当下就是完美无缺的了。人文自然观虽然有很多的进步之处,但是其自身仍需完善。
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依旧在讨论,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结语———————
读完全书,很多问题得到解释,但是还没得到解决,或者说,这些还没解决的问题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作为一个人文科学的学生,人文科学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化之下所处的位置深有所感,这个学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每一个选择这个学科的同志都有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学科对世界的关切,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学科的人在做,还有其他专业的人也在做。
很有趣的是,生化环材,号称四大天坑,人文科学几乎都被划入黑名单,在多少高校都是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人文科学的缺席,或者说是迟到,在当下愈演愈烈。人文科学学子必然要担起这个使命。所以现在我就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学古代文学?”
因为我要做人文知识分子,我在追溯,我在求索,以及,我希望能够对话。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