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的失业率,为什么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发布于 2022-06-02 17:37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其中青年失业率达18.2%。
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我觉得,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应试教育和大学教育,没有把重点放在培养就业观上。
我国的失业是很典型的结构性失业。
很多人教学生考试,但很少人教学生找工作。
于是大家都是刷题目能手,但不是找工作能手。
大部分人临近毕业才被赶鸭子上架,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才怪!
作为一个“侥幸”找到工作的应届生,我以“三步走”形式说明找工作的宏观战略,在后续推文中我还将展开细节。
第一步:定位准确。
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自己。要么什么都想尝试,要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简历没有针对性,实习没有针对性,海投也是颗粒无收。
你看最近MBTI性格测试有多火,这说明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居然要靠一个外部的东西来告诉ta自己到底是什么样人。
最了解你的人不就是你自己吗?
什么时候轮得到一个性格测试来评价我们了?
现在很多招聘人员也都要求职者做性格测试,但大部分求职者动动脑都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些性格测试:阳光、外向、开朗、积极、有团队精神、有奉献精神...
可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在忽悠自己,忽悠别人。
你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做什么?
你追求的除了工作本身的钱,还有什么?
这都是你要思考清楚的问题,不是靠性格测试,不是靠人云亦云。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先想清楚你的定位吧。
定位包括岗位类别和企业性质。
一是岗位类别。
你想做什么工作?
老师、翻译、运营、销售......
岗位类型多如牛毛,你需要找准一个你想做且适合做的岗位,不断深耕,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找工作时,可不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只有神人才能什么工作都做,大部分普通人只有找准一个方向,才有成功的可能。
二是企业性质。
国企、私企、外企?
上市公司、中型公司、创业公司?
不同企业的工作模式、对员工的要求、成长路径、办公室氛围等,几乎天差地别。
其实,如果你在求职时找了不适合自己风格的公司,折戟沉沙,倒也是幸运。
大部分人是拼了命进了公司后,才发现这个公司不适合自己,又选择跳槽,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据统计,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这数据触目惊心!
第二步:信息及时。
求职者找工作难,难就难在大部分人不知道上哪找最新的招聘信息。
即使是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
有很多人会一些求职自媒体大号。
但我要告诉你:那些大号对你不仅没帮助,甚至是负作用。
大号们经常会发知名企业的招聘,只为了提高率。
你看到腾讯、阿里、华为等的招聘,是不是就想点进去看一看?
可这些知名企业的岗位跟你真的有关系吗?
进知名企业的难度堪比考985啊!
能去的人凤毛麟角。
更别说那些求职自媒体发布的招聘信息可能都是几个月前的了(人家只图率和流量嘛)
要知道,现在一个岗位公布在网络上,可能几天就能收到几百份简历,HR看都看不过来,你投一个几个月前就公布岗位,这能中才怪!
那么到底要上哪去找信息?
其实那些自媒体大号不过就是从各大公司官网、各大招聘网站、各大院校就业信息网等搬运信息。
你也看不就行了吗?
如果等着大号给你投喂求职信息的话,那时候早就是成百上千的人跟你抢岗位了。
第三步:准备充分。
找工作的流程,其实看上去很复杂,实际上很简单。
无非就是简历、笔试、面试这三个部分。
我们对症下药不就好了吗?
简历。
简洁扼要,有针对性。
最重要的是要吸引HR和老板。
如何写简历,我后续再说。
笔试。
现在各大公司招聘(包括互联网、金融等)的笔试基本都是对标公务员考试,必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
还会考什么呢?
岗位专业知识和性格测试基本跑不掉。
面试。
面试的花样就比笔试多了。
自我介绍、对着简历提问、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多对多面试、压力面试等等。
这第三步,其实依赖于前两步:定位准确和信息及时。
从你选好公司和岗位那一刻起,你就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简历配得上这个公司和岗位;而你想要获得这份工作,就必须及时获得信息,知道这个岗位什么时候开始招聘,如何笔试和面试。
找工作时,知己知彼,便能百战不殆。
你选工作,而不是工作选你。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