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发布于 2022-06-02 18:59
分享@健康正能量 帮助更多人
2、梦是大脑在夜间运转的副产品吗
面对“梦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哈佛大学教授艾伦·霍布森的回答是:没有意义。他认为,梦仅仅是脑在夜间运转产生的副产品,有一种“激活器”启动了海马体及大脑的感觉和情绪区域,这些区域随后利用我们的记忆制造出了图像和感觉。
某些脑区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活动较少,尤其是掌管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区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一阶段的梦中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异事件。
另一些区域反而特别活跃,例如视觉区域和运动皮层,因此梦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动作和画面。掌管情绪的杏仁体在梦中也经常过于活跃,因此许多梦情绪色彩丰富。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脑干中的蓝斑区还会抑制身体动作(患有某些病的人除外)。
3、梦是模拟险境,教人如何免于死亡吗?
2000年,芬兰图尔库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安蒂·雷翁索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理论,他认为梦境是用来模拟一个险境,做梦可以让人学着更好地面对危险。
雷翁索发现许多人的梦中,时常出现攻击、追逐和危险动物等画面。青年人的梦中60%—77%都是充满威胁的,而研究人员通过解读猫狗的梦中动作发现,它们的梦也充满了猎杀和搏斗。
这位心理学家认为,做梦可以训练我们的逃脱、反击、适应等自卫能力。从这一点来看,梦的效果比想象更好,因为睡眠者是真的相信自己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环境中的情绪并全方位沉浸在一个三维环境中,所有感官和运动器官都被调动起来。
2007年蒙特利尔大学的托雷·尼尔森的研究支持了模拟险境的理论。这位心理学家分析了200位刚生完孩子的母亲的梦,发现其中86%与她们的婴儿有关,而更有73%的梦描述了她们的婴儿处于险境(如孩子因为母亲的疏忽而在婴儿床里发生窒息,或是从摇篮掉落等),母亲做了这样的梦后时常突然醒来。
4、做梦,是为了更好地消化负面情绪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梦中尤其容易充斥着负面情绪,这是因为该阶段脑部杏仁体(脑的情绪中心)十分活跃。
在这个睡眠阶段,脑的特殊配置让其可以通过“空转”来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记录下的图像和情绪。此外,他们还认为主管短时记忆的海马体会与杏仁体对话,将前一天产生的恐惧或困难情绪与其他一些可能不相关的、更加中性的事物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消化”这些负面情绪。
更广泛地说,这样的情绪训练可能也是睡眠的一个功能——人常说,从绝望走向希望最短的路径就是睡个好觉。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互联网及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出于传递更多健康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